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2022年10月2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貨櫃码頭營運商中遠海運港口(COSCO)計劃收購漢堡港Tollerort貨櫃码頭(CTT)部分股權一事在德國國內引發廣泛爭議。根據德國媒體最新的報導,相關各部委同意接受總理府提出的折中方案,也就是中遠集團將獲得CTT貨櫃码頭24.9%的股份,而非之前計劃的35%。股東只有在持有25%或以上的股份時才有否決權。
不少看法認為,允許中遠集團收購漢堡港貨櫃码頭股權的決定應該以希臘比雷埃夫斯港(Piräus)被收購的例子「為鑑」。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發表文章指出,伴隨著中國的投資,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已經成為地中海最大的港口,但是隨之也帶來對中國的巨大依賴。一旦中國和歐盟之間矛盾衝突升級,這其中便埋下了危險和隱患。
在經過了多年的談判之後,中遠集團於2009年入股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遠剛剛參股比雷埃夫斯港的時候,該港口在歐洲排名第20,但歷經十多年,現在已經成為繼鹿特丹、安特衛普以及漢堡之後歐洲第4大港口。接下來將超過漢堡港。由於中國的投資超過5億歐元,比雷埃夫斯港多年來一直比歐洲其它港口競爭對手經濟增長得快。
《法蘭克福匯報》的報導引述一位熟悉中遠入股比雷埃夫斯港但不願透露身份的人士的話說,「現如今中遠已經完全掌控了該港口」。文章寫道:「比雷埃夫斯港正在系統地發展成為中國貨物的區域轉運中心,其服務範圍包括整個東南歐並進一步延伸到布拉格。對中遠來說,比雷埃夫斯作為蘇伊士運河之後歐洲第一個主要港口一切都剛剛好。中遠擁有自己的商船船隊,同時也是為第三方提供服務的服務商,中遠還通過集團下的鐵路公司進行貨物轉運,因此中遠集團本身也是比雷埃夫斯港的最大客戶。但是令中遠集團感到麻煩的是,公司必須遵守歐洲的規則,例如勞工法和環境標準。」
文章引述這位熟悉內情的人士的話說:「很多人認為中遠帶來的風險是會取代和控制(希臘)國內的服務商,但實際上更大的威脅卻是在其它方面。他說:『中遠公司在許多歐洲港口越來越強大。想像一下,如果中國明天攻擊台灣,歐洲人將很難實施制裁。這將對中遠集團在歐洲經營或合作的港口產生重大影響。這裡形成了一種對中國國有企業的依賴,如果發生衝突,至少在短期內,歐盟將無力反擊。』他說, 即使在發生衝突的情況下強制將港口國有化,也不會像外行人想像得那樣容易:『清理貨物和重新控制港口的整個運作都需要花費時間。』」
文章引述希臘經濟分析網站Macropolis負責人馬庫齊茲(Nick Malkoutzis)的看法說:「如果西方與中國的關係惡化,與中遠集團簽訂的長期協議就會因制裁而受到損害。這將在經濟上留下一個大缺口,而想要找到一個投資者來填補這個缺口可能會非常困難。」馬庫齊茲還提出,比雷埃夫斯作為中國控制的港口,在歐洲對中國進行制裁的情況下是否會被切斷航運交通。這可能迫使政府進行干預。「然而,希臘不會是唯一陷入這種困境的國家,因為中國在許多西方國家都有大量投資。」
文章最後寫道:「熟悉內情的人士以及行業內人士都認為,中國投資帶來的短期經濟利益是顯而易見的。但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與中國合作一定潛藏風險——特別是如果涉及的不僅是少數參股,而是對港口具有完整控制的情況下。……風平浪靜的時候,中國的投資帶來的利益多多;但一旦暴風雨來臨,那就苦不堪言了。」
偏偏是習近平「救」了歐洲的冬天
《商報》在一篇專欄文章中分析為何偏偏是中國「救」了歐洲的冬天。文章作者不無諷刺地寫道:「歐盟國家能讓天然氣儲存設施滿滿地走進冬季,這主要歸功於一個人:中國國家領導人和黨書記習近平。習近平在中國採取嚴格的疫情清零政策,並通過長達數周的封城手段扼殺了經濟。經濟增量減少就意味著對能源需求的減少。這也讓歐洲人在世界能源市場上更容易買到天然氣。」
文章寫道:「這位偉大的領袖堅定不移地堅持自己的路線,他的政治命運與清零政策聯繫在一起。即使有一天習近平放寬清零政策,也不可能簡單地宣佈結束。因為放寬限制可能意味著數十萬中國人的死亡。」
接著作者筆鋒一轉:「不過美國經濟學家赫伯特‧斯坦因(Herbert Stein)的理論也適用於清零政策。斯坦因說過,事情行不通的時候自己會終止。這就是說,習近平終究會去尋找一條出路,而中國的需求也會從那時候起再度增加。到時候歐洲就該覺得窘迫了。國際國幣基金組織預測,明年的冬天(對歐洲來說)會比今年更困難。……如果中國經濟復甦了,歐盟就會受到競購戰的威脅。全球液化天然氣的爭奪戰才剛剛開始。」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