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進口「危險商品」多數來自中國
2016年4月25日(德國之聲)歐盟委員會的消費者保護機構周一(4月25日)公佈了2015年度歐盟"危險商品"快速預警系統(Rapex)的統計報告。報告顯示,去年歐盟市場上共有2000多件商品被拉響了"警報"。其中佔比例最多的是玩具(27%)、服裝、紡織品和裝飾用品(17%)。
從危險的類型來看,有害化學成分(25%)和可能導致受傷的危險(22%)排在最前列。最常見的包括含有鎳、鉛等有害重金屬成分的時尚飾品,以及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塑化劑的玩具等。這種塑化劑能對男性的生殖系統造成影響,尤其對幼兒危害更大。
與往年一樣,中國是危險商品的最大來源國。2015年歐盟產品安全預警系統記錄在案在的危險商品中,62%來自中國。歐盟進口的商品中,中國產品的比例也是最大的。
為此歐盟已同中國建立了重點合作機制。預警系統每登記一件來自中國的產品,就會向中國有關部門通報訊息,以便後者能及時同生產商及出口商取得聯繫。迄今為止,中國方面已對11540件產品進行了立案跟蹤,並對其中3748件採取了善後處理。不過在許多情況下已無法找到出口或生產廠家。負責消費者保護的歐盟委員約洛娃(Věra Jourová)表示,她今年6月將訪問中國,將與中方商討產品安全領域的進一步合作。
在產品安全方面,歐盟委員會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跨境電商。據統計,從2006年到2015年,在網上購物的歐盟消費者數量上升了27%;去年有65%歐盟居民在網上購物。隨著跨境電商的增加,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在網上購買的商品直接來自歐盟以外,在出產地可能沒有經過安全檢測,或檢測標準不同。
歐盟委員會表示,目前已同海關、邊檢以及購物網站開展合作,以期在這方面將繼續完善預警機制。
歐盟在產品安全快速預警機制建立於2003年。一旦有歐盟成員國發現可能危害消費者健康的非食用產品,即可通過這一機制與其他歐盟國家和歐盟委員會實現訊息共享,並使在歐盟範圍內採取對應措施(如禁售、退貨、召回、禁止入關等)成為可能。目前除歐盟28個成員國外,冰島、列支敦士登和挪威也是這一系統的成員。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