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简
電視直播節目
最新影片
焦點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川普
廣告
氣候變化
通常指因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等現象,亦稱氣候變遷、氣候變暖、氣候暖化。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氣候峰會會期過半 達成共識仍遙遙無期
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已經接近尾聲,各方仍在為達成共識進行最後的努力。工業國家應為氣候保護投入多少資金?各方對此各執一詞。
川普擬廢除电动车稅收優惠 利好特斯拉?
消息人士稱川普過渡团队拟廢除電動車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由於取消補貼可能對電動車業競爭對手造成更大打擊,特斯拉已表態支持終止補貼。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對此發出猛烈抨擊。
哪些城市排放溫室氣體最多?上海冠絕全球
「氣候跟蹤聯盟」11月15日發布數據指出,上海、東京、紐約、休斯頓、首爾是全球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城市。而在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州省級行政區排名中,前五位都位於中國。
挪威冰川融化對考古學家是一幸事?
氣候變化導致了挪威數以千年的冰川開始融化,一去不返,但這對考古學家而言是一件幸事:他們能夠瞭解這個國家的生態歷史。
聯合國氣候峰會:補償多少才是公正?
本屆世界氣候大會COP29上,一個焦點是,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遷的嚴重後果時,應當從發達工業國、氣候危機的責任國獲得多少資金支持。
台灣設「戰情中心」 線上參與氣候大會
由於台灣未受邀參加於亞塞拜然舉辦的COP29,台灣環境部長因此宣佈設置「COP29戰情中心」,透过線上參與掌握會議最新發展。
電動車轉型:德國的公司用車為何成絆腳石?
德國的公司汽車往往也是員工的私人用車,是一種僱主提供的慷慨福利,同時享受政府的高額補貼。專家指出,這一模式阻礙了德國向電動車的轉型。
西班牙遭遇數十年來最嚴重水災,已有158人遇難
西班牙巴倫西亞地區發生大規模洪水災害,已造成至少158 人死亡,多人失蹤。官方表示,隨著搜救工作的進展,死亡人數還有可能上升。
巴西面臨14年來最嚴重森林火災
2024年前九個月,巴西有2238萬公頃的土地遭受火災肆虐,為14年來最嚴重的情況。除了氣候變化之外,利用火災故意燒林種地的行為也是罪魁禍首。
雪梨火車站 警察追考拉
雪梨郊區的一座火車站上演了一場警察和考拉(又名樹袋熊)的追逐戲。考拉麵臨的生存威脅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
山陀兒颱風登陸高雄,已造成至少2人死亡
颱風山陀兒周四中午登陸台灣高雄小港,已造成至少2人死亡,2人失蹤,123人受傷。西部沿海地區繼續關閉學校和辦公室,數千人疏散撤離。高雄市長呼籲民眾非必要千萬不要出門。
中國減排項目涉嫌大規模欺詐 德國踩下急剎車
德國環境保護局(UBA)發現,在66個中國氣候減排項目中,有45個涉嫌欺詐,涉及價值約15億歐元的碳信用額。德國政府已採取措施撤銷這些項目的認證,但有巨額損失已經無法挽回。
歐洲央行前行長:歐盟須與中國清潔技術尋求平衡
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表示,依賴中國供應綠色產品可能是歐盟實現氣候目標的最便宜途徑,但歐盟需要對中國政府資助的競爭對手採取更為細致的應對措施。
牆外文摘:中國還能收到川普這個「大紅包」嗎?
有評論認為,如果川普在大選中获胜,他的政策將繼續摧毀美國正在起步的電動汽車行業,將讓中國鞏固其對全球電動汽車和鋰離子電池行業的控制,阻礙美國(或歐洲和東亞)的公司發展與中國競爭所需的專門技能。
氫氣是干淨能源嗎?
政界和企業界代表本周在納米比亞舉行會議,共同展望氫能源的未來發展。氫被視為綠能界的明日之星,一起來瞭解它有哪些優缺點。
涉嫌參與在中國的欺詐項目 德國環境局拒發德企氣候證書
因涉嫌欺詐,德國聯邦環境局拒絕向德國石油企業頒發8份氣候證書。這些企業稱其通過在中國的氣候保護項目減排溫室氣體 215,000 噸。但德國聯邦環境局認定其中存在造假等違規行為。
超強颱風「摩羯」在海南文昌沿海登陸 強度直逼「威馬遜」
超強颱風颱風「摩羯」的中心已於當地時間9月6日16時20分在海南文昌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以上。這是自2014 年颱風「威馬遜」之後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
地緣政治角力加劇下 太平洋島國峰會登場
太平洋島國峰會周一在東加開幕,氣候困境及中美等國在該地區的地緣政治角力成為關注焦點。據澳媒報導,索羅門群島将推动取消台灣觀察員地位。
研究:中國明顯放慢煤炭發電的擴張速度
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今年上半年大幅減少了新燃煤電廠項目的批准數量。分析人士將煤炭發電項目審批數量的下降歸因為可再生能源的擴張。
歐洲2023年近5萬人死於高溫天氣
最新一項研究顯示2023年歐洲有近5萬人死於極端高溫天氣。去年也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報告中亦提到一些應對高溫的積極措施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羅訥冰川:鏡頭中的氣候變化
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世界各地的冰川也在迅速消融。對比一對英國夫婦不同時期在瑞士冰川前的留影,冰川消融的嚴重程度一目瞭然。
熱浪襲來供電緊張:中國大城市的景觀照明非必要不啟動
杭州、上海等大都市通過限制裝飾性照明來應對高溫帶來的供電壓力。氣象專家表示,酷暑桑拿天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中國一個月內發生第二起橋樑坍塌
四川省因洪水和山體滑坡導致高速公路橋樑坍塌,造成至少兩人死亡,約12人失蹤。這是中國在一個月內發生的第二次橋樑坍塌事件。
氣候抗議活動阻斷德國法蘭克福機場
氣候組織「最後一代」周四在法蘭克福機場發起抗議活動,導致這個德國最大的機場航班暫停。該組織宣稱將在本周進行多起抗議活動。
科隆/波昂機場:氣候抗議者粘在跑道上
氣候組織「最後一代」沖上科隆/波昂機場跑道,把自己粘在地上。 機場發言人表示,示威者已被捕。
美警告俄中北極雄心 莫斯科、北京反駁
美國軍方發布北極戰略,稱俄羅斯和中國正在該地區加強合作,可能影響地區穩定。報告稱,俄羅斯在北極重啟了數百個前蘇聯時期的軍事地點。中國對該地區也有雄心。
德國法院裁決:聯邦政府對空氣品質負有責任
德國一家法院要求聯邦政府加強其國家空氣品質計劃,以達到歐洲減少空氣污染的目標。 該項裁決對起訴肖爾茨政府的一家環保組織有利。
衣索比亞爆發土石流 超过150人死亡
衣索比亞偏遠南部地區暴雨引發的土石流造成数十人死亡。 當局警告稱,隨著打撈工作的進展,已知死亡人數可能會繼續攀升。
德語媒體:中國的產業優勢並不靠補貼
媒體看中國
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徵反補貼關稅,到底是否明智?奧地利《標準報》的一篇客席評論認為,為氣候保護之人類大計,各國應該競相補貼綠色產業,而不是反補貼。《法蘭克福匯報》認為,中國產業優勢來自於極其激烈的競爭,這值得歐洲人學習。
陝西山洪爆發沖垮高速公路 死傷慘重
根據央視等官方媒體報導,中國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的一座高速公路橋樑在7月19日晚間因暴雨和山洪坍塌,導致至少12人遇難,還有近20輛車30餘人失蹤。中國北部和中部地區本周遭遇暴雨侵襲,引發洪水和大面積災害。
如何對抗热浪? 高科技幫助你
高溫酷暑天氣在全球範圍增加,每年造成近50萬人死亡。如何更好應對?高科技創意幫助你!
中國將在2027年前推出碳足跡管理系統
中國在減排二氧化碳的道路上,做出進一步與國際接軌的決定,今後將有更多行業被納入碳交易市場,消費者也將更多看到有"碳標識"的產品。
國際能源署:2024年清潔能源投資將達2兆美元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全球太陽能發電的投資超過所有其他電力來源投資的總和。中國將在2024年的全球清潔能源投資中佔據最大份額。
德國南部洪災已致5人死亡 預計雨勢減弱
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和巴登-符騰堡州連日來持續降雨,導致多條河流洪水泛濫,造成嚴重破壞,至少已致五人死亡。
連日暴雨令德國南部洪澇成災
連日暴雨天氣,在德國多地引發洪澇,其中南部災情最重。截至目前,已有一名消防隊員喪生,至少一人失蹤。
德勒斯登雷擊致10人受傷
本周一(5月20日),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出現雷暴天氣,闪电击中易北河岸,造成三名女性和七名男性受傷,並被送醫救治。
蒙古:牧民艱難謀生,野生動物日子更不好過
氣候變化和荒漠化使得蒙古牧民和野生動物的處境都變得更加艱難。過度放牧使得野生動物的傳統家園受到入侵,並增加了動物之間疾病傳播的風險。
中國氣候特使赴美磋商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周二前往美國,與美國氣候特使波德斯塔會晤。世界最大的兩個碳排放國尋求加深合作。
電動車舊電池怎麼辦?回收利用!
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在德國公路上行駛,因此如何處理舊電池的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漢堡的一家電池回收廠已經開始營運。
德國外長出訪澳新斐三國
本周三,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开始了對大洋洲三國為期一周的訪問行程。八個月前,因專機故障,德國外長的大洋洲之行被迫取消。
西方七國就2035年前退出煤電達成共識
在全球碳排放總量中,西方七國佔比五分之一。因此,上述七個工業發達國家就去碳化進程達成的共識,對全球氣候保護努力當然也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世界氣象組織:亞洲是2023年氣候災害重災區
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洪水和風暴是造成亞洲氣候災害的主要原因。報告警示,此種狀況將造成「重大影響」。
德國需全面「翻新改造」 但誰來買單?
公路、橋樑、鐵路——老舊而破敗。沒有新的輸電線——能源轉型就不可能實現。德國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數十億歐元的投資,但國庫已經空空如也。
面對中國和美國,歐盟的競爭優勢何在?
在美國和中國對產業進行巨額財政投入的情況下,歐盟在全球市場的競爭能力面臨嚴峻的挑戰。在如何走出困境方面,各成員國尚存諸多分歧。
2024世界新聞攝影獎:痛苦、哀傷與感人的瞬間
世界新聞攝影獎每年都會表彰傑出的攝影作品。記者們前往戰區,用鏡頭展現政治動蕩中的苦難與悲痛時刻,或記錄氣候危機下的震撼一瞬。
歐盟峰會:重振經濟是當務之急
歐盟經濟同中美兩大經濟體的距離正在逐漸拉大,這也是本周四歐盟峰會上的主要議題。各国领導人將就如何進一步阻止經濟滑坡以及如何重振經濟展開討論
可怕的「小男孩」和「小女孩」——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
起源於太平洋的氣候現象正在加劇從非洲到亞洲的乾旱。 為什麼厄爾尼諾和拉尼娜這對「兄妹」會產生如此嚴重的天氣影響?
快時尚法案: 法國再次引領時尚潮流?
對於法國國民議會一致通過的遏制快時尚新法案,大多專家和活動人士都表示歡迎,但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
歐洲人權法院裁決:氣候保護是一項人權
歐洲人權法院就瑞士年長婦女氣候保護協會提起的訴訟作出裁決,認定瑞士政府沒有達到既定的減排目標,侵犯了部分人權。律師認為,該裁決「確立了氣候保護是一項人權」。
歐洲議會黨團主席:歐盟氣候政策讓中國佔了便宜
歐洲議會人民黨黨團主席韋伯在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批評歐洲對燃油車的禁令是一個嚴重的產業政策錯誤,因為「這讓中國從中受益太多」。
上一頁
第1 頁,共29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