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也能引發難民潮
2016年5月2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衣索比亞的一場強降雨,在該國東南部引發了嚴重的洪澇災害,造成40人喪生。索馬利亞則遇到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多個省份的農業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而在馬拉維,旱情則造成了連續兩季顆粒無收。
這是上周在柏林的一次氣候問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們所討論的內容。專家指出,目前,非洲東部以及南部正在受到持續乾旱的困擾。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則透露,這場持續時間異常長的乾旱已經造成5000萬人直接受災。
全球移民數據分析中心(GMDAC)的專家梅爾德(Susanne Melde)也強調,在討論難民逃難原因時,氣候變化已經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因素。
日內瓦"境內流離失所監測中心"(The Internationa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Centre)的最新研究顯示,過去8年間,全球有2億多人曾因自然災害而被迫離開自己的住所、或被緊急疏散。
"氣候逃難"比政府救濟更高效
國際移民組織(IOM)的氣候專家沙扎諾爾(Mariam Traore Chazalnoel)則指出了另一個事實:出於氣候原因而逃難的災民,通常並不會前往遙遠的外國。她認為,極端氣候並不會造成大規模的跨國移民潮,絕大多數的氣候移民依然會留在本國境內。
全球移民數據分析中心的統計數字也證實了這一說法。該中心的梅爾德說:"一個人要是沒有錢買車票、飛機票,他的確也去不了什麼地方,只能前往最近的城市,或者是另一個省份。"
梅爾德對六個國家的移民現象展開了案例研究。她發現,只有在地方當局對救災力不從心、而民眾也對災情毫無準備時,環境及自然災害才會促使民眾逃難。研討會上,她以同處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多米尼加與海地這兩個國家為例,指出多米尼加有著完善的疏散預案,當局知道在自然災害來臨時應該採取哪些措施,而民眾也對預案有所瞭解;而在相鄰的海地,則既沒有預防措施,也沒有足夠的人員和資金,還缺乏必要的防災訊息。梅爾德說:"一個國家內的(氣候難民)狀況不僅僅取決於氣候,也取決於應對災害的能力。"
梅爾德還指出,受災民眾如果決定遷移往其他地區,通常情況下這都會是一個成功的決策。她結合多米尼加以及海地的案例說,"環境難民"通常都能很快重新獲得收入,從而能夠接濟那些沒有逃難的家人。梅爾德說,這種接濟明顯要快過來自國家的救助。
與會專家結合非洲東南部的現狀指出,一個地區受災時,相鄰的幾個國家應當在政治層面上進行磋商,從而能夠讓"氣候移民"有序地遷徙;這當然還需要簽發專門的簽證。專家認為,如果這一構想能夠得到貫徹,造成災民遷徙的氣候災害甚至對促成區域合作具備正面意義。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