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訪德之際看德中關係
2002年4月8日德國是歐洲在中國最大的投資國。陪同德國總理訪問中國的是大型企業代表團,訪問的成果往往通過簽訂的協議來衡量。打著「德國製造」牌子的產品和技術在中國技術統治領導層那裡享有良好的聲譽。磁懸浮列車線路在德國本土建造作出決定之前,列車將首先在上海投入使用。
另一方面,「中國」這個字眼讓德國企業家眼睛為之一亮。因為這個國家能為他們提供廉價工場,巨大的市場以及一支數量迅速增長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工程師隊伍。
上一屆德國聯邦政府在1993年就制定了其亞洲計劃。該計劃將亞洲描述為具有廣闊前景的地區,要求德國政治和經濟界加強在該地區的活動,其中包括當時仍未完全走出與西方政治關係陰影的中國。從那以後,兩國經濟關係獲得迅速發展。去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增加了30%。但德國向中國出口和中國從德國的進口之間仍然保留著令德國人痛心的大約80億歐元數目的差額。
德中之間存在的不僅僅是經濟關係。這不僅表現在德國總理施羅德在1999年5月科索沃戰爭中中國使館被炸後代表北約向中國表示歉意的行為。德中關係中更重要的是,中國願意多層面向德國學習。內容除科學和技術外還包括社會體制的建立,環保甚至法制方面。
多年來,中國是德國發展援助最大的受益者。但發展援助的方式近年來有了明顯的轉變。德國人不像過去那樣在農村地區幫助制訂鄉村發展計劃或設計雨水收集系統方案,而是通過向北京提供政策建議的方式為中國脫貧和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德中合作最引人入勝的部分是所謂的法制國家對話。對話是2000年6月以一個德中研討會的形式開始的。德國司法部長多依伯樂-格梅林為此親自飛往北京。它的意義不只限於一個探討立法和法制的論壇,而且還是討論人權問題的場所。兩周後,Öì鎔?ugrave;對德國的訪問使法制國家對話趨於制度化。
中國沒有同任何其他國家展開過有如此深度的對話。這個協議不可能釋放政治犯,中國共產黨也不會放棄一黨專制和放棄鎮壓法輪功。明確的標準和規定帶來的不僅僅是良好的經濟環境。公民有權通過起訴,使領導幹部的獨斷專行得到遏制,並為建立新的政治環境打下基礎。
目前,在法制國家對話範圍內有18個項目已經上馬。其中比如包括公民對大型項目的參預。德國政治家們訪問中國時再也不用同中國會談夥伴討論令他們不愉快的人權領域問題,或像以前一樣遞交一張政治犯名單。這些內容如今都可以在法制國家對話當中得到解決。
德國和中國在環保方面也是理所當然的夥伴。德國向中國提供高水準的環保技術。幾十年不停滯的經濟發展使中國面臨危及生存的環境問題。2000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德中環境會議明確指出了環境問題在雙邊關係中的重要地位。三位德國部長,即外交,環境和發展部長前往北京參加會議,同行的還有400名德國專家和企業家。這是德中共同舉辦的最大規模的會議。
兩國在科學領域的合作隨著2000年底北京德中科學中心的奠基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該中心設計作為兩國年輕科學家聚會的場所,旨在促進科學獻饗钅浚乇鶚竊諢⊙芯糠矯妗?/P>
江澤民此次訪問德國將簽署雙邊文化和教育協議。計劃在柏林建立一個中國文化中心。柏林人去年秋天就已經預先領略了中國文化。中國參加了亞太周,並通過高層次和品質的節目向德國人展示了中國文化並非只有京劇和水墨畫。與此相對應的是,目前在北京僅僅發揮語言學校作用的歌德學院也將被拓展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