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陷入困境
2012年12月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最新的警告來自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它取消了法國的最高信用評級,並對其前景不抱樂觀態度。但這沒有給金融市場帶來多大影響。
"首先,許多國家都失去了其3A的信用級別。日本早就如此,就連美國也不再擁有這一信用級別,但它能夠為自己重新融資。第二,歐洲央行已經作好準備,在必要的情況下付出一切努力,維護貨幣聯盟的存在。所有的這些都解釋了,為什麼投資者沒有那麼擔心。"說這番話的是德國商業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卡萊默爾(Jörg Krämer)。到現在為止,法國和德國一樣屬於歐元危機中的勝者,可以以歷史性的低利率借債。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的德美斯邁(Claire Demesmay)認為,儘管如此,給法國降級本身還是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總統奧朗德現在可以說已經被逼入絕境,他現在除了改革以外沒有別的選擇。"
為借債支付的福利政策買單
20年以來,沒有一屆法國政府能夠成功奉行經濟結構上的改革,使其更具競爭力。與此相反:該國靠借貸支付許多社會福利政策,12年前開始實行的每周35小時工作制就是其中登峰造極的例子。經合組織公佈的訊息顯示,法國人的工作時間之短,堪稱全歐冠軍。德國人每年平均多工作六周。除了工作時間短以外,法國的就業市場也不靈活。卡萊默爾指出:"法國的最低薪水保障幾乎是平均薪水的50%,因此導致大量工作崗位流失。而且這也部分解釋了法國的失業率為何高居不下。"
事實上,法國確實也在和大約為11%的失業率作鬥爭,這是德國的兩倍。法國25歲以下的人群中有四分之一沒有工作。尤其是工業領域的就業機會不斷流失。從歐盟委員會公佈的訊息來看,在過去十年裡,法國加工業損失了75萬個就業崗位,導致這一工業在整體經濟總量中的所佔比重持續降低,12.5%的比重只是德國的一半。
嫉妒德國的中型企業
法國人正在用嫉妒的眼光注視著德國的中型企業,它們以創新能力和領先的市場地位著稱。除了幾個世界級的康采恩以外,法國遍地都是雇員少於50人的小企業。因為從這一上限開始,就會有更多的法規對就業市場加以限制,比如說更加嚴格的解聘保護法。
一方面法國企業規模較小,而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的規模卻又過於龐大,面臨風險。該國第一大銀行--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2011年的報表總額是法國國內生產總值的90%。法國銀行在歐洲南部危機國家的投資力度遠遠超過德國的金融機構,這也使得法國更容易受到金融市場動蕩的影響,假如希臘退出歐元區的話。
歐元區下一個"問題少年"?
在負債方面,巴黎也得在柏林面前甘拜下風。就在法國政府的債務已經超過經濟總量90%的時候,德國的這一經濟指標已經降低至80%。同時,法國2013年的財政預算赤字基本上已無法降至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以下,而德國政府卻即將迎來零赤字的大好局面。
就算法國的狀況和德國對比來看相對糟糕,但卡萊默爾卻拒絕認為法國是歐元區中下一個"問題少年"的說法。他說:"法國是不安因素的一個源頭。但是我認為,更大的問題來自於西班牙和義大利。"
該國的主要經濟數據仍然能夠說明法蘭西的大國實力。法國今年上半年吸引境外投資總量全球排名第四。它是世界上第五大經濟體,第六大出口國。
德美斯邁指出:"法國依然擁有強大的工業以及遍佈世界各地的大型企業。此外,法國的人口結構對於經濟發展來說也相當有利。而且我們不能忽視,法國的核電系統使得能源費用比其他歐洲國家要低,這其中也包括德國。"
奧朗德孤注一擲
德美斯邁如此評價法國的優勢。雖然,總統奧朗德6個月前上台執政時所作出的徵收75%富人稅以及重新將法定退休年齡調低至60歲的決定,都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解,但法國巴黎銀行負責人維勒魯瓦(François Villeroy)在德國《商報》撰寫文章提醒人們:"人們應知道,這一稅種兩年後就會取消,此外,只有不到20%的適齡人員能夠在60歲時就退休。"
他認為,奧朗德看到了法國的問題所在,並已經開始採取初步措施。法國問題專家德美斯邁也認同這種說法:"他的方法是,走這樣的路,但同時又不怠慢法國民眾。也就是說,他會比前任薩科齊花更多的時間來推行改革。他下的賭注是,金融市場能夠繼續保持安穩,法國國債利率仍將處於較低的水準。"
作者:張丹紅 編譯:任琛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