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ima Bonn CO2
2011年6月18日本次聯合國氣候談判在波昂舉行,為期近兩周。但在會議結束時,仍未能確定何時何地召開下一次會議。據會方透露,下次會議的具體時間地點要到下周才能知曉。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長菲格雷斯(Christina Figueres)則試圖將過去的兩周描繪成"富有建設性的"兩周。她認為,氣候談判是一個異常複雜的國際問題,不能指望突然取得重大進展:
"做氣候工作的人,必須瞭解國際氣候會談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談判進程。也必須承認,對於任何一個社會或政府來說,氣候問題決不是僅靠一個會議或協議就能解決的。"
菲格雷斯由此間接地承認了本輪談判並未取得多少實質性進展。在學術界與政界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一方面是科學事實,我們必須在2015年前開始減少向自然界的碳排放強度。政府面臨的時間越來越緊迫。另一方面則是各國的政治及經濟的現狀,它們決定了現有的以及今後的氣候條約。"
綠色和平德國分部的國際氣候事務負責人凱澤(Martin Kaiser)認為,菲格雷斯的上述言論不過是談判不順利的另一種說法。凱澤說,在過去兩周的會議上,政界根本就沒有意願去達成一項國際性氣候條約:
"依舊有很多國家不希望氣候談判取得成果。他們試圖拖延會談進程。在波昂的本輪會談很不幸依然如此。"
本輪在波昂的會談,一大爭論焦點依然是《京都議定書》。日本不希望該議定書在2012年期滿後繼續延長成為有約束力的公約。俄羅斯起初批准了《京都議定書》,也曾是氣候保護的推動者,但現在也逐漸偏向。加拿大目前也反對延長《京都議定書》。而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兩個最大的碳排放國,中美兩國迄今未加入京都議定。因此,目前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的國家,其碳排放量只佔全球總量的三成。但綠色和平的凱澤認為,《京都議定書》暫時還沒有喪失重要性:
"京都議定書還沒死。南非德班會談將重點討論2012年後是否要繼續延長該議定成為有約束力的公約。這事關我們能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事關我們能否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後果。"
不過,目前的談判陷入了僵局。為此,德國政府計劃在今年7月召集各國環境部長於柏林會晤,以期能夠推動談判進程。
作者:Jeppesen Helle 編譯:文山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