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政治化的世界盃
2014年5月16日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場世界盃,激起千層浪。這屆比賽是要以政治和體育雙重敗筆的姿態被寫進巴西的歷史,還是想證明會是一屆和平的足球賽事呢?最遲,自本周四(5月14日)舉行的最近一次抗議活動更明晰的凸顯到,世界盃遭到政治綁架已經顯現了終結之兆 。
這次全國性的集會運動的低參與度就這種趨勢的一個佐證。抗議隊伍中並沒有那些自發的,為了敦促當局政改的中學和大學生。而是一些罷工的老師、警察和公車司機,他們揮舞著旗幟,想利用世界盃向政府施壓,提出加薪的要求。
世界盃並不是助選工具——它不服務於政治運動,也不效力於各個政黨,從1994年起,巴西的總統和議會選舉四年一選的節奏與世界盃同步。至今為止,巴西國家隊的表現還沒有給選舉結果帶來影響。巴西隊在美國獲得了世界盃冠軍的1994年,高通膨給選舉帶來了直接影響。1998年,巴西國家足球隊在決賽中輸給法國隊,這一年,因為推行了的反通貨膨脹政策獲得了成功,巴西總統卡多佐(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順利連選。
2002年韓日世界盃,盧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當選總統,可是這與巴西隊獲得那年的世界盃冠軍也並無關連。這位工會領袖推動以社會發展為核心的發展模式,2006年再次成功當選總統,雖然那年巴西隊在1/4決賽時就輸給了老對手法國。
今年十月即將舉行的巴西總統選舉。世界盃不應該成為決策性因素。就算因舉辦世界盃花費了巨額開銷或會降低了巴西女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的人氣,但這並不一定就意味著,這會給她的政敵帶來好處。然而這屆世界盃並不缺乏政治意味。2013年國際聯合會杯賽(Confederations Cup)期間爆發的抗議活動改變了巴西。標榜著這場大型體育盛事會給政治和經濟帶來益處的時代已經結束。而這是個積極的結果。
此外,巴西是第一個敢於和國際足協「對抗」的國家。巴西人不再願意給足協提供一個萬人狂歡的和諧愉快的舞台。拿下了5個世界盃冠軍的巴西不需如此。2013年7月,約有300萬人齊聚在裡約熱內盧科帕卡巴納海灘參加世界青年日彌撒,這足以展示了巴西舉辦大型活動的能力。巴西已經不在是之前的巴西了,希望國際足協能夠認識到這一點。
作者:Astrid Prange 編譯:文木
責編:任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