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 China
2010年2月18日不要因為目前的局勢而感到緊張。達賴喇嘛訪美期間得到了歐巴馬總統的會見,中國的共產黨領導層立刻揮舞起長劍,擺出了威脅的陣勢。台灣和西藏--華盛頓在處理這兩個棘手話題上的做法激怒了北京。中國政府要求歐巴馬取消與達賴喇嘛的會面,並且直言不諱地表示,如果會面如期舉行,兩國關係將被蒙上一層陰影。
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此次爭吵讓不少人認為自己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秩序的輪廓,但這樣的評價還為時過早。中國成為了一個富有攻擊性的超級大國--這樣的標題常常見諸於媒體報端,但這是一種過分誇張的恐懼心理。其實這只是兩個大國之間一種微妙的權力制衡游戲,只要雙方能夠保持和平合作的關係,這個游戲的結果就只能是雙贏。
早在尼克森和毛澤東當政的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太平洋兩岸的關係就一直在激烈的威脅戰略與冷靜的實用主義之間維持著一種平衡。在短暫的狂風暴雨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雨過天晴,一切照舊,該合作的還繼續合作--而且規模巨大。
美國是中國產品最大的銷售市場,而中國的銀行則是華盛頓的大債主。簡而言之,兩國經濟早就緊密地聯結在了一起,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一場真正嚴肅的爭鬥是誰也消受不起的。
然而,自從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以來,這個格局發生了一些變化。中國在全世界蔓延的銀行業危機中得以倖免於難,這使得這個經濟繁榮的國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實力。而這更助長了對權力的幻想與渴望。
北京一貫推行並證明有效的實用主義路線越來越多地被國內富有民族主義情緒的聲浪掩蓋。一批充滿自信的中國精英階層越來越多地提出懲罰美國的要求。他們認為假如西方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中國不應該再妄自菲薄,任人宰割。
不過這些民族主義者想得太簡單了:沒有一個西方政府公開支持過西藏獨立,甚至達賴喇嘛本人也沒有這樣做--儘管北京總是把他描繪成一個尋求西藏獨立的形象。
假如中國要通過拋售其手中持有的巨額美國國債來懲罰華盛頓的話,那麼它的大量資本就會化為烏有。而假如中國真的要對美國企業採取抵制措施的話,那麼最終中國一半的飛機可能都要停在陸地上了--因為沒有波音公司的零件,中國的飛機是無法起飛的。
因此,當我們看到中國政府在揮舞起長劍的同時,又在兩國另一方面的合作中創造了良好的氣氛,也就不足為奇了。美國航空母艦尼米茨號(Nimitz )仍然獲准訪問香港--中國政府的這一姿態就證明,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仍然維持在微妙的權力平衡游戲之中。
面對中國新的實力和鬥志,不管歐巴馬是否會見達賴喇嘛,都不是問題所在。通過民主選舉當選的國家領導人必須顯示他們在人權問題上不容妥協的立場。去年秋天,歐巴馬無疑是走錯了一步。當時他為了保證自己首次訪華的順利進行,推遲了與達賴喇嘛的會面。這是一個錯誤的訊號。因為假如西方國家因為政治上的考量而在原則性問題上作出了讓步,那麼他們就會在國內失去自己的實力和民眾的信任。
作者:吳安麗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