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與傳統文化的糾結
2012年1月26日糾結之一是信仰錯位。
春節不僅與中國人農事節律有關,還與國民信仰有關,傳統中國人通過春節來理順天地君親師排位,並進而知敬畏、懂感恩,現在呢,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沒有了,應該對人民感恩,也被一些頌歌唱成了對黨國感恩。古代皇家對天地的祭祀,現在變成了旅遊觀光項目,新華社1月25日就報導了在天壇舉行的"祭天聖典"。依據史料記載的皇家"祭天聖典"場面重現,目的是讓中外遊客一飽眼福。中國人如何重建國民信仰,是主流社會最大的糾結,因為執政黨有自己的政治信仰,並將政治信仰通過宣傳與教育,變成國民的信仰,由於政治不可能宗教化,這樣的信仰不可能在民間社會產生精神力量,併發揮道德作用,所以,偽信仰只會使整個社會信仰缺失,並使社會道德敗壞,沒有底線。當代中國人更需要的不是所謂的頂層設計,而是信仰重建。
糾結之三是城鄉身份的錯位。
那些往返於城市與鄉村過年的數以千萬計的人們,他們多是單身在城市工作與生活,他們的配偶與父母、孩子因為農村戶口或異城戶籍,無法在遷移,造成生活成本加大,生活等於工作,因為沒有安定感與幸福感。城鄉二元戶籍制,是舊體制留下來的社會難題,一方面國家建設投資集中在大城市,造成城市工作機會多,人們到城市來不僅為了謀求工作機會。二是城市的教育與文化相對發達,在城市工作的外來戶籍人員為了分享城市教育與文化機會,所以留在了城市。儘管在城市裡永遠都是暫住,孩子學習與升學都不能與城市兒童獲得同等的機會,但權衡利弊,他們還是留了下來。但他們身心永遠在錯位之中,在孩子升學之時與年節之時,這種錯位感,年復一年增加的是他們對社會不公造成的不滿。
城市繁榮是原住民與外來務工者共同創造出來的,因為外來工作者與原住民一樣,工作、交稅,唯一不同的是原住民與家庭享受城市發展帶來的利益,而外來工作者在工作與納稅過程中是參與者,而在分享城市教育福利上卻成為旁觀者。
糾結之四是煙花炮竹的燃放。
焰火煙花給年節氣氛的營造,或年味的貢獻巨大,聞不到這濃濃的火藥味,過年似乎留下缺憾。北京禁煙花炮竹的時候,我專門寫文章,吃籲政府網開一面,要在一定的時間段開放煙火煙花燃放,或者政府學習香港人過春節方式,在城市公園與廣場燃放煙花焰火。這幾年焰火煙花可以燃放了,但仍然帶來不少問題,城市污染濃度瞬間增加十倍,一家眼科醫院一夜之間就收治五十位受煙花傷害眼睛的患者,劇烈的炮竹聲,給嬰兒、孕婦、老人甚至小動物,帶來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我們一要反思,聖誕節的時候,節日氣氛也相當濃郁,完全不用借助劇烈的爆炸聲來烘托,靠音樂、燈光、佈景、節日服飾等等,就營造了溫馨美好的節日氛圍,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所借鑑?而香港政府年復一年地在韋多利亞灣燃放煙火,使數百萬香港市民與遊客分享節日焰火,還有花車、盛裝遊行,我們的各地政府是不是應該對節日文化有所貢獻?
春晚的沒落,是文化集中制的沒落
還有一些糾結,看不看春晚是不是糾結?不看,畢竟是國家級文化盛宴,集中名流佳麗打造除夕夜文化大餐,而且它必然會成為節後網路或生活中的共同話題,經濟學家韓志國在微博裡打趣說:"不看則失落,看後則失望,此乃春晚。"如果春晚將全國文化年度經典匯於一爐,讓民間的、官方的文化菁華通過三四小時展示,使百姓得到歡娛,也不失也一場文化盛宴,可惜,春晚的配菜師總有自己的算計,不是按照百姓的點菜來製作,而是按照自己既定的菜譜供應。春晚的沒落,是文化集中制的沒落。春晚最終會讓位於族群文化,應該開放各個地方台辦春晚,甚至網路辦春晚,讓孩子們、老人們以及不同的文化族群看到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色春晚,傳統的除夕夜人們體驗的家庭互訪、交流、聚會、暢談、歌舞等地方傳統特色文化,而現在呢,被一台央視春晚代替。在傳統文化生態意義上,無疑是一次革命性的變化,是得是失,令人糾結,但我們的精神中還沒舍棄春晚。也因為諸多糾結,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過關,過坎。
作者:吳祚來
責編: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