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简
電視直播節目
最新影片
焦點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川普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黎智英:76歲繫獄四年的媒體大亨
《蘋果日報》創刊人黎智英於2020年8月被捕,在短暫保釋一周後,即關押至今。本周,他在被控「勾結」外國勢力的國安法案件中出庭作證。他堅稱所追求的仍是民主、自由。
專訪《從今以後》導演:同志伴侶在香港受什麼保障?
《從今以後》入圍金馬獎多項大獎,電影以年長的香港女同志伴侶為主角,其中一方突然離世,因未訂立遺囑,兩人同居多年的「家」被死者家人取去。導演楊曜愷接受DW專訪時說,想透過電影反映香港沒有同婚帶來的問題。
德語媒體:黃之鋒被判刑 中國淪為西方之敵
黃之鋒、戴耀庭等40多名香港民主派人士被判刑,引發了德語報刊高度關注。《新蘇黎世報》指出,北京指望在打壓政治自由的同時保持香港經濟繁榮,這是不現實的。《世界報》社論則立場鮮明地將中國定性為西方的敵人、不配當任何領域的夥伴。
黎智英首度出庭自辯 否認鼓吹港獨:太瘋狂
繼47人案後,香港法院20日續審另一起備受國際關注的國安法案件-「黎智英案」,這是前《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首度出庭作證。黎智英在法庭上回應多項議題,並否認鼓吹港獨說法。
戴耀廷:顛覆罪被判重刑的法律學者
香港法律學者戴耀廷周二因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名被判處10年監禁。他被判定為這一香港國安法最大案件的「大腦及主要推手」。
47人案判刑 劉頴匡女友:今天不是結束,是歷史的中段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初選「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周二(19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判刑,當中刑期最重為戴耀廷,判囚10年,其他被告如黃之鋒、何桂藍、鄒家成則被判囚4年多至7年9個月不等。47 人案受到國際關注。
香港47人案刑期出爐 戴耀廷遭判10年
因組織、參與2020年香港民主派初選而遭裁決「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的45位被告,刑期最高者是被判處10年的戴耀廷;知名社運人士黃之鋒、前記者何桂藍、前社民連主席梁國雄則被判處4年多至7年不等。
長平觀察:「若哈哈姐贏了,中國的女拳更要癲狂」
長平
由於最近脫口秀演員楊笠受到圍攻,時事評論作家長平留意到,川普在新浪微博上成為反女權的旗手。還有網民稱,「(台灣)回歸已經進入日歷」。
香港貧民區拆除改造 原住戶五味雜陳
香港崛起為國際金融中心前,市內大片被稱為「寮屋區」的貧民區曾經為製造業的廣大廉價勞動力提供棲身之所。現在,港府將對剩餘的最後幾片寮屋區進行拆除重建。住戶們的居住環境將會大大改善,但他們也擔心失去親密的鄰裡關係和歷史記憶。
英外相訪華談敏感話題 中方:台港不容干涉
外界觀察,英國外交大臣拉米訪華旨在重置雙邊關係。事實上,在尋求推動中英貿易的同時,拉米在中國也提到了香港、新疆和台灣以及俄烏戰爭等問題。
英國外交大臣本周訪華
北京和唐寧街均證實,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將於本周訪問中國。這也是今年七月斯塔默當選英國首相以來,首次有英國政府高級官員訪問北京。
解決住房問題 香港將要求「劏房」改建升級
香港政府將立法要求房東改建「劏房」以改善惡劣的居住環境,規定面積須大於8平方米以及包含窗戶、獨立廁所。不過,也有住戶擔心此舉可能導致房東趁機漲租。
第一發催淚彈之後:三個香港人的「後傘運人生」
10年過去,雨傘運動已成歷史;《國安法》及《基本法》23條立法後,香港再沒有大型示威集會。DW訪問3名參與運動的香港人,當年他們有人是大學生,有人剛踏入社會,也有新聞工作者,他們怎樣看香港的未來?
NBA希望重返中國
美國職業籃球在中國也擁有眾多粉絲。2019年,火箭隊經理聲援香港民主運動的推文,招致中國政府一度叫停對NBA賽事的轉播。
英國外交大臣拉米:應徹底改變英國與中國的關係
今年7月剛剛上任的英國工黨領導的新內閣,正在同前一屆政府的對華關係拉開距離。外交大臣拉米認為,有必要徹底改變英中關係。
流亡港人媒體被封 港府曾威脅美國技術服務商
面向海外香港人社群的網路媒體《如水》雜誌近日在香港被封殺。此前其在美國的網路託管服務商曾被香港警方要求下架該雜誌,理由是媒體內容違反香港國安法。
客座評論﹕如果說留港傳媒被「馴化」了呢?
曾志豪
臺灣文學雜誌近日評選十名最值得期待的九○後作家,幾名香港青年在列,本是美事,內文一句「來到臺灣的學子們失望了,留在香港的青年被馴化了」卻引起爭議。客座評論員曾志豪認為,不從文學角度分析,這是一個更大課題:涉及外界對2019後香港的「想像」。
香港的貧富差距5年內翻了一倍多
香港750萬的人口中,超過139萬人生活在貧困中,其中58萬為老年人。
希望或失望:香港傘運十年後留下什麼記憶?
2014年,抵擋港警催淚彈的黃色雨傘,成為香港民主運動的象徵。十年後的今天,香港在北京一系列強硬政策下,自由度大幅限縮。DW訪問海外港人和人權團體,面對巨變後的香港,他們會如何回望雨傘運動?
立場新聞鍾沛權判入獄 美議員:香港已非昔日香港
「香港立場新聞被指煽動案」今年8月被香港法院裁定「串謀發佈煽動刊物」罪名成立,26日宣告量刑,前總編輯鍾沛權被判入獄21個月、時任署任總編輯林紹桐則即時釋放。
客座評論:雨傘運動十年 香港人的政治覺醒與破滅
曾志豪
今年是雨傘運動10周年,香港媒體人曾志豪回顧這場「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的運動如何為反修例運動「熱身」。他認為,如果沒有傘運,香港人是不可能在2019年產生「攬炒」的思想,也不會走向「勇武」。
香港新煽動罪作出首兩例判決
因「煽惑性」著裝和涂寫「港獨訊息」字句,香港男子諸啟邦和鍾文傑成為新國安法煽動罪的首兩例獲刑者,分別被判處監禁14個月和10個月。
駐美經貿辦恐失去特權 對香港影響幾何?
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要求行政部門撤銷香港駐美經濟貿易辦公室享有的特權。美國議員認為香港的自治已遭破壞,華府應避免北京利用香港曾經的合法性滲入美國體系。香港駐美經貿辦的工作及角色是什麼?針對其可能失去特權,各界如何回應?
香港"47人案"結束陳情階段
本周二(9月3日),香港民主派"47人案"結束了旨在減輕量刑的陳情階段。該案是香港以《國安法》審理判案的最大規模的案件,具有標誌性。
客座評論:那一年起,香港人有真正快樂過嗎?
曾志豪
8月25日,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李衍樺在港鐵九龍塘站落軌,被列車撞倒捲入車底後當場死亡。網路傳出的遺書寫道,「從2019年春天那場風波開始,我沒有一天是真正快樂的」。針對警方和家屬沒有證實真偽,DW中文客座評論員曾志豪提出他的分析。
立場新聞案罪成,恐影響香港新聞自由?
香港媒體《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佈煽動刊物案於今午(29日)宣佈裁決。《立場》母公司、前總編輯鍾沛權和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三名被告均被裁定罪成。此案是香港1997年回歸後首宗傳媒被控煽動案,由2021年12月起訴,案件於2022 年10月開審,
香港「47人」案:「長毛」梁國雄等人毋怨成為階下囚
香港《國安法》生效後最具象徵意義的「民主派47人案」審判,本周再有其中10人作法庭陳情。「長毛」梁國雄稱,權力歸於人民是他終身信守的理念。伍健偉表示,不後悔,兌現與港人齊上齊落的莊嚴承諾。
奧運表現亮眼 香港運動員卻嘆全職不易
香港運動員隊在巴黎奧運取得佳績,擊劍金牌選手張家朗和江旻憓各獲6百萬港元,獎金全球最高引發關注。但DW專訪香港全職運動員,發現大多人的薪酬不僅不如奧運獎金這麼豐厚,甚至還要自費出國比賽。
習近平與英國首相斯塔默舉行電話通話
中國國家媒體報導稱,周五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英國首相斯塔默通電話。習近平祝賀斯塔默就任英國首相。英國發表的官方聲明中稱,斯塔默在通話中表示,希望兩國領導人能夠進行公開、坦誠和誠實的討論。
客座評論: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香港「國家安全展覽」
曾志豪
香港政府近日大力宣傳新的國安展覽,但內容和方式卻引起不少爭議,除了把2019 年反修例運動形容為港版「顏色革命」,也要參觀市民進場前受安檢,不得攜帶長雨傘、宣傳單張等。DW中文客座評論員曾志豪從歷史角度深入評析其效果。
香港新聞自由指數:記者評分創新低
在周二(8月20日)公佈的一項年度調查中,香港記者對新聞自由的評價創下新低,一個重要原因是業界擔憂基本法「23條」立法對新聞業者構成威脅。
黎志英案 香港終審法院駁回上訴
香港傳媒大亨黎志英、資深民主派人士李柱銘等7人就非法集會案的上訴8月12日被終審法院駁回。他們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參與組織集會,2021年被判犯有組織和參與非法集會。
國泰航空宣佈購買至少30架空中巴士A330-900飛機
國泰航空宣佈將購買至少30架空中巴士A330-900飛機,期望在2025年初達到疫情前的客運量水準。該項交易的基本價格為110億美元,該公司表示已從空中巴士公司獲得「顯著的價格優惠」。
客座評論:「我要買GTR」和熊貓經濟
港府7月初公告,北京將再次贈送熊貓給香港,這是香港主權移交27年來的第三次。港府也藉此喊出推動熊貓經濟,希望惠及各行業。DW客座評論員曾志豪說,這根本就像是港片《頭文字D》裡的對白「我要買GTR」。
《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11月將首次出庭應辯
周四香港法庭宣佈,針對黎智英的「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三項國安罪名全部表面證據成立。一名法官表示,黎智英本人則將在十一月就各項控罪做出法庭陳述。
牆外文摘:習近平用深化改革取代改革
媒體看中國
有評論認為,毛澤東用繼續革命取代革命,鄧小平用改革取代繼續革命,習近平用深化改革取代改革。二十屆三中全會宣告了鄧小平時代十一屆三中的經濟改革已經結束。
客座評論:Shame on you《華爾街日報》
曾志豪
香港記協新任主席鄭嘉如,被所屬機構《華爾街日報》以重整架構為理由辭退。香港媒體人曾志豪認為:地球人都知道,這只是一個並不高明的藉口。
金融國企向員工倒追薪:波及香港
中國金融國企向員工追討已發薪資的現象,已蔓延到香港。多家媒體報導,中國一些大型國有金融企業要求香港員工退還部分薪水或獎金。有觀察者憂心這將一步削弱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
牆外文摘:洞庭湖潰堤,專業防洪者何在?
有評論認為,湖南洞庭湖潰堤的直接原因之一是中國當局防洪措施不專業。2018年之前中國防洪有一支十分專業的隊伍,即解放軍武警水電部隊,但是被習近平解散了。
客座評論:英美大選對中港的諷刺
曾志豪
英國選舉結束,保守黨慘敗、工黨上台;美國大選的候選人辯論激烈,拜登也被呼籲退選。這兩件事,對中港政治,帶來甚麼諷刺呢?
聯合國審議中國人權 中方拒絕涉新疆建議
中國代表4日在聯合國會議上拒絕由西方國家主導的部分人權改革建議,否認在新疆、西藏及香港的侵犯人權指控,並批評部分國家「出於政治目的」針對中國人權狀況,譴責企圖「抹黑和攻擊」中國的行為。
外國法官辭職引爭議 香港商法大環境受質疑
兩名英國法官從香港終審法院辭職一事,不但引發對香港法治的憂慮,同時進一步削弱了對更廣泛的香港商法領域的信心。
大規模七一遊行消失5年 李家超再提國安法
2024年7月1日為香港主權移交27週年,特首李家超重申《國安法》重要性。七一前夕,有同志團體原訂舉行市集活動,卻突然遭港府取消;香港歌手何韻詩舉行線上演唱會,也遭到警方關切。
專訪黃台仰:日本需以德國經驗為鑑看待台海
目前流亡德國的香港民運人士黃台仰,6月底出席東京的香港民主峰會,並在會後接受德國之聲專訪,他淺談了這7年來的心境,並認為德國與日本作為世界第三跟第四大經濟體,應該要分別守住歐洲跟亞洲民主自由的基石。
台灣媒體如何抵禦中國的宣傳戰?
本周在波昂舉行的全球媒體論壇(Global Media Forum)上。來自台灣和德國的媒體人討論了台灣如何應對中國的宣傳戰這一話題。
香港反修例運動5週年:出獄少年們為何無悔青春?
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示威,當年只是中學生的王逸戰和陳枳森,參加了人生第一場社運,從此踏上沒有料過的道路。五年之間,兩人被控國安法、坐牢、出獄,為何仍決意留在「新香港」?
香港反修例運動5週年:出獄少年們為何無悔青春?
2019年香港爆發「反送中」示威,當年只是中學生的王逸戰和陳枳森,參加了人生第一場社運,從此踏上沒有料過的道路。五年之間,兩人被控國安法、坐牢、出獄,為何仍決意留在「新香港」?
專訪羅冠聰:流亡英國三十而立
DW前往倫敦專訪流亡英國4年的羅冠聰,他在2020年香港通過國安法後流亡英國成為通緝犯。他如何在香港民主受壓的情況下,持續在海外參與政治運動,並在生活中找到寧靜與平衡?
歐中人權對話在即 歐盟發布年度香港報告
歐盟周四發布年度有關香港的報告。歐委會副主席波瑞爾表示港人自由權持續被侵蝕。人權組織呼籲暫停與中國的人權對話,採取更有效的措施。
反修例運動五年後 香港歷經多少巨變?
5年前的夏天,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其後數年間的《香港國安法》、《基本法》23條幾乎徹底改變了這座城市。DW統整各方資料、製作圖表,從罪罰、人口、經濟、心理等數據回顧5年巨變。港府強調這座國際金融城市已經「由亂到治」、「由治及興」,你認為呢?
上一頁
第1 頁,共10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