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大選贏家」
2012年1月15日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增強
評論指出: 香港民調顯示,港人自認是中國人的比率下降到不到 17%,是近十多年來的新低。……台灣政治大學做台灣人民自我認同的民調,已有 20年。自認為「我只是中國人」的比率,連年下降,……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期,刻意「去中國化」和營造台灣主體意識所造成的結果。然而,調查顯示,台灣人的自我認同比率,在阿扁執政時期( 2000- 2008)卻沒有明顯增加,反而在 2008年以後,隨著馬英九政府的親中政策開始實行,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卻成了阻擋不住的潮流。"
評論寫道:"怎麼會出現這種變化?說來話長。基本原因是,自 1987年開放往大陸探親後,兩岸社會制度、自由、法治、人民生活的極大落差,使台灣人對大陸瞭解越多越深,對大陸就越沒有認同感。……更重要的,是中共在國際上封殺「中華民國」。中共不承認「中華民國」仍然存在,世界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意味著台灣人即使想做中國人,也只有承認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才可以。台灣人問:「但我不是,那我是中國人嗎?」03年沙士期間,台灣也成了疫區,由於台灣不在世界 衞生組織內,無法接收最新防疫報告和防疫建議,因此台灣申請加入世 衛組織,卻遭到中共強烈反對。台灣記者問中共代表團:「你們聽到台灣兩千萬人民的需要嗎?」中共代表沙祖康說:「誰理你們?」這種表現,不僅不把台灣人當中國人,甚而是不把台灣人當「人」。中共的對台政策,加上台灣人在大陸的所見所聞,終於把國民黨四十年的「我是中國人」的教育完全報銷了。"
評論繼續寫道:"美國《時代》周刊說,台灣在許多層面與大陸大不同:競爭激烈的媒體,創意的熔爐,環保意識的天堂,人民也和善,完全是公民社會。這一切,都是強有力的民主帶來的。中國大陸擁有肌肉,台灣則有靈魂。這靈魂就是民主魂。台灣民主會在跌跌撞撞中走上康莊大道。瞭解台灣人特別年輕一代的身份認同,就知道為甚麼民進黨有過如此不堪的執政劣跡,四年後還可以與國民黨打成均勢。植根本土的政黨,摔倒了還會有人後繼......。"
大陸因素影響力加大
香港《明報》則發表文章,題為《「大陸因素」 如何影響台灣大選》。文章寫道:"本屆台灣大選是自從1996年首辦總統直選以來的第5次,與過去4次相比較,今次大選突顯了兩大特徵。其一,訴求的內容與方式相對理性、溫和,顯示台灣的民主發展日趨成熟;其二,「大陸因素」對台灣大選的影響更顯重要,北京對台灣政治的滲透力顯而易見。 "
文章寫道:"首先,過去挑動「省籍」等族群對立的選戰語言已幾乎消失,強調是否「愛台灣」的民族主義式訴求也不復多見,取代的是治理能力、經濟、和平等議題。……此一現象,一方面反映經歷了20年的民主洗禮,台灣選民的素質已大大提高,民主政治日趨成熟。另一方面,也與在野黨候選人蔡英文的問政風格和選戰手法有直接關係。蔡英文執掌民進黨後,塑造出理性、溫和、注重政策研究的問政風格,與過去民進黨候選人大相異趣,令人耳目一新。……本屆大選的另一特徵,是大陸巧妙地直接介入台灣的大選。過去北京也曾試圖左右台灣的選舉,譬如在首屆總統選舉的1996年在台灣海峽舉行飛彈演習,2000年大選前夕朱鎔基也聲嘶力竭地警告「台獨絕沒有好下場」。然而兩次都產生反效果,…… 過去3年多以來,兩岸重啟協商機制、實施「三通」、開放「陸客」(大陸遊客)和「陸生」(大陸學生),實現了自1949年兩岸隔絕以來的雙向交流。促成此一歷史性轉變的,重點不在馬英九的妥協,而在歷經「解放台灣」、「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失敗後,北京終於在對台政策上開竅,領悟到唯一攝取台灣民心的有效武器──經濟牌。這次大選是北京改變對台政策後,台灣首次舉行的總統選舉。換言之,北京介入台灣大選的環境已經大大改觀。"
《明報》的文章繼續寫道:"雖然北京的「經濟牌」在兩岸簽署了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類似中港的CEPA)後,更具潛在的威力,然後如何在大選中打這張牌,以影響台灣選民的投票意向,卻是不小的學問。結果,北京選擇了主打「九二共識」以間接挺馬的策略。一方面,配合媒體輿論的攻勢,從政協主席賈慶林、國台辦主任王毅的發言,到各地台辦、涉台商務部門、台灣研究機構的「統一口徑」,北京全面催谷「否定九二共識的候選人上台,兩岸經貿關係倒退將無可避免」的論調。……北京也同時從台灣工商界的領軍人物著手,利用各種場合、渠道尋求配合。……所謂「商人無祖國」,指的是商人的政治立場因自己的經濟利益所決定。在80年代以前,香港工商界也充斥著「反共」氣氛,然而當和大陸開始有生意做後,商賈們也紛紛投誠,並在回歸後掌握了香港的政治權力,唯一的例外恐怕只有黎智英一人。"
文章最後寫道:"目前的台灣正在步香港後塵,這次台灣財經界在大選中力挺「九二共識」,意味著北京的意志開始直接影響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換言之,大陸因素如何影響大選結果,是本屆台灣總統選舉的觀察重點。不過,話說回頭,經歷了20年的「本土化」變遷,台灣社會對「台灣主體性」的堅持仍有堅實的土壤......"
李華 摘編
責編: 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