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交争端引起关注
2010年9月22日9月20日一期的《南德意志报》写道:
"为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小群岛,中国和日本在争执中互不相让、越陷越深。在两个星期之内,发生在有争议水域的船只相撞事件已经升级为外交上的激烈争执。
"双方政府仍然谁都不愿意让步,在日益情绪化的公开讨论中,越来越参杂着民族主义的声调,中国和日本都是一样。……东京的《读卖新闻》评论说:'中国要是以为只要采取强势,日本就会轻易改变主意,那就会弄巧成拙。' "
《南德意志报》认为,主要是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以非同寻常的激烈表态对待这个事件。
"某些政治观察家因此觉得,中国企图试探一下首相菅直人的初出茅庐的新内阁"。
该报引述前美国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的评论说:
"与之相似的是,只要美国新总统一宣誓就职,中国就会围绕向台湾提供武器装备问题与美国展开'定期的、情绪激动的争论'"。
争端升级的其它原因
《南德意志报》接着写道:
"对日本公众和亚洲邻国的忧心忡忡的看客来说,这不过是一连串的类似事件之一,日益让人对中国在领土争端上的咄咄逼人感到害怕。与船长一案平行的是,中日之间就海底油气田的开采权的争执也升级了。尽管二年前与日本原则上就双方共同开采天然气取得一致,北京最近单方面开始开采天然气,而且就在有争议的海域。星期天《日本经济新闻》(9月19日)报道说,日本作出反应,也考虑在有争议的水域钻井开采。
"这两个同时并行升级的冲突,使东京和北京之间的关系一落千丈,是对中国表示怀疑的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首相下台以来的最低点。他的继任们都曾积极致力于改善与这个重要邻国之间的关系。日本星期一(9月20日)呼吁采取'心平气和'的行动。"
"对于刚上任的被中国国家电视台称为'鹰派'的日本外相前原诚司(Seiji Maehara)而言,这个争端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测试。多年前,前原曾经有一次公开地称中国是'现实的威胁'。将这些评论仔细地记录备案,中共可是出了名的。"
9月20日一期的《商报》也指出,中国向这片海域派遣携带沉重钻井器材的船只,"是给争端的进一步升级火上浇油。···中国和日本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讨论,才在几个月之前达成一致,共同寻找天然气。那里可能存在的能源是导致领土争端的一大原因。……"
该报指出,对日本企业而言,这个争端"极其不合时宜",因为它们"把中国看作重要的销售市场和生产基地"。
9月21日的《明镜在线》认为,"中日关系深受猜疑的影响,依然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间日本占领中国领土的阴影之下。"
编译:林泉
责编:凝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