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封杀:中国伊朗技术领先
2010年5月6日5月3日是国际媒体自由日。 人权组织"记者无疆界"再次公布了一份有关全球最大的40个敌视媒体自由的组织和个人的报告。报告称,这些个人和组织迫害持批评意见的独立记者,肆意采取逮捕行动和暴力行动,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和国家主席胡锦涛以及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就是这40人名单中名列榜首的两位。据记者无疆界组织德国分部的董事会发言人米歇尔·雷蒂斯克(Michael Rediske)说,这两人早已被视为了自由媒体的敌人 。
雷蒂斯克周一(5月3日)在柏林主持了一个有关"中国和伊朗互联网审查活动"的开幕式,并强调了这个由记者无疆界组织、德国记者协会和德国报纸出版商联邦协会组织的这一活动对德国和中国实现媒体自由的重要性。 他说,媒体自由的敌人越来越重视互联网的作用 。中国在发展互联网封杀技术方面遥遥领先,而伊朗则在这方面紧随中国之后 。
两名分别因政治原因而在德国居住的记者参与了讨论, 一位是中国作家史明, 另一位是伊朗博客写手米尔扎女士(Maryam Mirza)。两人在活动中强调说,即便他们的原籍国对互联网进行封杀, 但是互联网仍然发挥了积极作用。史明说,互联网使从下至上的社会变革成为了可能。这是一个国家实现民主化潜在因素,但是尚不清楚这种民主是否会发展成为议会式的民主。而对媒体的封杀是从上至下开展的。 为此史明列举了"5毛党"作为例子。中国的一些博客写手和网络评论员在读者平台上以及在在线评论中为政府和有关机构说项,试图影响公众舆论 。 史明还说,互联网展示了中国人的广泛兴趣以及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的观点和立场。
米尔扎在回忆伊朗去年6月份总统大选后国内出现的抗议浪潮时说,互联网帮助伊朗人向世界发出了他们的声音。 推特(Twitter)和Facebook在伊朗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它们 主要被用来进行政治话题的交流。 她说,伊朗正在发生一场斗争,斗争的一方依仗着石油和军事强权,而另一方则是利用互联网反对暴力行为。 互联网使用者还通过Facebook和 推特发起了一场征集上万人签名的运动,反对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米尔扎还说,尽管伊朗政府采取了新闻审查制度, 但民众已经看到了这个政权的穷途末路。不过,米尔扎在会上没有进一步谈及听众提出的关于伊朗政府也可以利用Facebook 等手段确定反对派人士身份这一问题。
自1979年以来一直不断报道伊朗问题的电视评论员梅茨格尔(Peter Mezger), 去年曾亲眼见证了伊朗的抗议运动。他认为,伊朗反对派人士对于互联网的利用有些"自说自话"的感觉,无形中夸大了互联网的力量。
史明在报告中列举了中国的两个例子。 他说,完全禁止一个话题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比有选择地进行媒体封杀更能引起人们的不信任感,因为这将激发人们的更强烈的好奇心。比如,2003年中国处理萨斯的做法就是一个例子。史明还强调,单纯的信息自由也同样不可取。单纯的传播信息并不能对信息获得者有所帮助。关键是应当传播具有真凭实据的信息, 要有能力对信息进行归纳和筛选。 而在信息大爆炸时代,许多人和媒体都不具备这个能力。电视台记者梅茨格尔认为,传统的媒体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来。他说,我们在需要新型媒体的同时,也需要传统媒体记者。而传统媒体记者能够比因特网更为有效地对各种新闻内容和话题进行调查和筛选 。
作者:Axel Wagner/韩明芳 责编:凝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