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的订单,复苏的征兆
2004年9月8日德国联邦经济部周一宣布,同上月比较,除去季节因素外,今年7月份的订货总量提高了3%,其中来自国外的订单增加了5.2%,来自国内的增加了1%。由此,德国工业各行业的订货量超过今年6月,按行业分,投资物资增长幅度最大,为4.5%。经济学家解释这一数字时认为,既可以把它们看成是6月亏空的反弹,但它们也是德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又一印证。令人略感缺憾的是,这回复苏还是按照老一套模式,即国外经济形势比国内的好,国外的经济复苏比国内明显。不过,经济学家承认他们曾做过过于悲观的分析。今年6月德国经济的订货状况明显恶化,减少了3.3%之后,他们曾预测7月份的好转势头不会超过1%。
一个国家的经济如果过分依赖国外经济发展,是令人担忧的。分析家们指出,目前,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已开始出现了冷却征兆,如果这一现象得以证实,将对德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德国的问题在于它是出口型经济,因而经济发展的命运常常取决于别的国家。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促进国内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思想虽然深入人心,但因各类改革还远没有结束,改革的后果仍然未知,人们对前途情愿保持观望,而不去做积极行动。在德国的投资商早减退了热情,工业界对目前出现的小小起色更多的是怀以猜忌,这是捆住他们手脚的关键所在。
基于强势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德国政府同意大部分经济学家的分析,认为德国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能达到1.5%或2%。工业界订货状况提供非常重要的数据,预测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经济分析家们都无法离开这一早期观测指标。但这一数据因为订货的短期经济行为特征,常常会出现上下浮动。
中国成为德国第10大出口对象国
既然德国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它的出口对象国又是哪些呢?周三,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了有关数字。
今年上半年,德国外贸出口总值为3625亿欧元,其中74.6%的去向是15个国家,而中间只包含了5个非欧洲国家,它们是美国、日本、瑞士、中国和俄罗斯。德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仍然是法国,接下来是美国和英国。2003年,中国原是德国第11大出口对象国,今年跃居第10位。今年德国前半年的对华出口总额为109亿欧元。